社会主义
工作步骤: 试点阶段 : 100家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8个城市进行 “ 企业优化资本结构 ” 试点 56家企业集团进行 “ 发展跨地区、跨行业、工技贸相结合的企业集团试点 ” 集中力量抓好 1000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国有骨干企业,对其资产实行监管 推广阶段: 2020年底, 76%共计 3322家国有重点企业实行了公司制改造,企业获自主经营权 个体、私营创造了 30%的 GDP。
,资本主义工商业获得了新生。 ( 二 ) 1953一 1956年 ( 向社会主义过渡 ) 过渡时期总路线 在什么情况下提出的。 内容。 特点。 意义。 52年国家财政根本好转 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抗美援朝即将胜利为建设提供和平的外部环境 把我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就必须改变经济落后状况 一化三改(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 ) 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结合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人民民主专政 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共产党领导 四项基本原则 四项基本原则 —— 立国之本 根本制度 —— 社会主义 国家性质 —— 人民民主专政 领导核心 —— 中国共产党 指导思想 ——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改革开放 实 质: 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目
: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下表是几项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请算一算 1957年比 1952年增长多少,按百分比填入表内。 项目 1952年产量 1957年产量 1957年比1952年增长的 % 钢(万吨) 135 535 原煤(万吨) 6649 13000 粮食(亿吨) 棉花(万吨) 130 164 296% % % % 二、“三大改造”(笔记) 内容 实质: 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87 年,日本 _______________超过美国,一度跃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首。 1在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三国领导人的推动下, 1961 年召开了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标志着
济比例严重失调 这是 “ 大跃进 ” 时期讽刺浮夸风的一幅漫画 是猪。 是牛。 “反右倾”斗争的发动 三年经济困难局面的形成及原因 反右倾斗争及三年经济困难 “反右倾 ” 斗争的发动 背景: 时间: 不良影响与后果: 庐山会议上彭德怀对大跃进中的一些错误进行批评 1959年 在政治上使党内从中央到基层的民主生活遭到严重损害;是党内“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 注意区别反右派斗争与“反右倾”斗争
义。 评价: ⑴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的愿望。 ⑵但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⑶主观愿望是好的,但客观实际不一定能实现。 1.“大跃进 ” 是怎么回事。 人民公社化是怎么回事。 主要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 河南信阳郊外的土高炉群 为使钢产量翻一番,全国各地共组织 9000万人上山找矿建小高炉,用土法炼钢。 到年底,产量指标完成,但有 300万吨钢无法使用
改造始于()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 中共八大规定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社会主义()。 文化大革命中,()和()两个反革命集团阴谋夺取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 过渡时期是指从()成立到()基本完成。 1953年 7月,美国侵略军被迫签订( 《 》 )。 1978年 12月,中美双方发表了( 《 》 )。 • 第二单元 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既然是探索,艰难曲折在所难免。
1世纪。 ②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并写入党章。 ③ .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④ .对我国经济 、 政治 、 文化领域的改革和发展作出跨世纪 战略部署。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怎样形成的。 中共十二大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 中共十三大 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 确定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 十三大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十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