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定
2、 粗淀粉 抗病性:河北省农林科学研究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病鉴定结果,2003 年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中抗弯孢菌叶斑病,中抗茎腐病,高抗瘤黑粉病,高感矮花叶病,高抗玉米螟。 2004 年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中抗弯孢菌叶斑病,高抗瘤黑粉病,高感茎腐病,高感矮花叶病,感玉米螟。 产量表现:2003 年河北省鲜食糯玉米品种试验平均亩产鲜穗 004年同组试验平均亩产鲜穗 培技术要点:春、夏播种植均可
2、肥 100 公斤/公顷做底肥;钾肥 100 公斤/公顷,60%做底肥,40%做穗肥。 盐碱稻区必须施用锌肥,每公顷施用硫酸锌 25 公斤。 蘖期浅水灌溉,孕穗期浅水或湿润灌溉,成熟期干湿结合。 7 月上、中旬注意防治二化螟,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 适应区域:吉林省白城、松原、通化、延边、吉林东部等中早熟稻区种植。 九稻 55 号选育单位:吉林市农业科学院水稻所。 特征特性:株高 米,株型紧凑
2、试,平均单产 6767宜赣西地区作早稻种植。 (3)赣晚籼 30号系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晚稻新品种。 全生育期作二晚种植 135天,作一晚种植 140天。 株高 93型松散适中,分蘖力强,结实率 78%,千粒重 瘟病抗性苗瘟 3级,叶瘟 5级,穗瘟 0级。 19981999 年参加江西省区试,平均单产 67对照汕优 63减产极显著。 适宜赣中、赣南地区作一季、二季晚稻
号中组 3 号是由中国水稻研究所利用金早 47 经组织培养和体细胞无性变异选育而成的常规早稻品种。 2005 年 1 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 ,比对照浙 733 早熟。 该品种株型适中整齐,叶色浓绿,剑叶宽挺,分蘖力弱,有效穗少,穗粒数多,结实率高。 米,亩有效穗 ,每穗总粒数 ,每穗实粒数 ,结实率 千粒重。 出糙率 精米率 垩白粒率 85,垩白度
优 838 选中 9 优 838 选中国水稻研究所和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利用不育系“中 9A”与恢复系“838 选”配组育成的杂交水稻品种。 2005 年 3 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品质产量:品质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送样),出糙率 整精米率 垩白率 垩白度 直链淀粉 胶稠度 50 毫米,长宽比 要理化指标达到国标二级优质稻谷质量标准。
1 号先农 31 号(原名:中 9 优 7492)是由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江西省种子公司利用不育系中 9A中恢 7492(轮回 422/粳稻 1394)杂交选配的杂交早稻组合。 2005 年 1 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 ,比对照浙 733 迟熟。 该品种株叶型较好,长势繁茂,叶色淡绿,剑叶长宽稍披,分蘖力强,成穗率一般,穗粒数多,结实率较高,有杂株。 株高 米
1、种新作物从外表看酷似大蒜,但其鳞茎却有着像葱头那样的旋涡状组织,并同时兼备葱头和大蒜两种辛香料的味道。 葱头与大蒜虽同属大葱科植物,但由于葱头中没有大蒜粘性,两者为种间隔离的“远亲”植物,因而,此次培育成功的这种植物在世界上尚是首创。 淮糯 12 号原名“淮 9702”,由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以 9516/淮 9508,于 2002 年育成,属迟熟中粳糯稻品种。
2、产 552367对照津稻 1187增产 122。 (3)津原 28号:系天津市原种场育成的中晚熟粳型品种。 全生育期 168天。 株高 105秆粗壮韧性强,根系发达,分蘖力中等,大穗大粒,千粒重28g。 米质优,食口性好。 高抗稻瘟病,耐稻曲病和纹枯病,感干尖线虫病,抗倒伏性和耐寒力强,中耐盐碱。 19971998 年 14个点次试验,67对照津稻 1187增产 36。 (4)津粳杂 1号
2、655。 (3)冈优 881:系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育成。 全生育期 1482 天,比对照汕优 63 长 1l 天。 耐肥,抗倒,分蘖力偏弱,成穗率高,穗大粒多,千粒重 2728g。 抗稻瘟病,具有再生力。 19971998 两年省区试平均单产5636367对照汕优 63 增产 1998 年在不同生态区 7 个点平均单产 6231467对照增产 1312。 (4)冈优 1577
号中佳 3 号是由中国水稻研究所利用 交选育的常规优质晚稻新品种。 2005 年 3 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全生育期 ,比对照汕优 46 迟熟。 该品种株型紧凑,群体生长整齐,叶色淡绿,剑叶挺直,分蘖力中等,有效穗较多,穗粒数较多,千粒重小,后期落色好。 株高 米,亩有效穗 ,每穗总粒数 粒数 ,结实率 千粒重。 出糙率 整精米率 垩白率 10、垩白度 胶稠度 80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