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
锤 五、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课件的使用 意图说明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实验情景:缩手反射 引导学生分析反射的本质特征 ,初步建立反射的概念 PPT1~PPT4 呈现学生熟悉的人体对刺激发生反应的种种不同情景,激活相关经验,帮助学生建立反射的概念。 2 反射发生的过程 PPT5 播放动漫小品:求诊历险记 创设探究活动的问题情境。 提出问题 1:病人是故意踢倒医生的吗。 2
皮肤立毛肌收缩 骨骼肌不自主战栗 肾上腺 肾上腺素增加 , 代谢活动增强 产热量增加 刺 激 兴奋 (2)当人处于炎热环境中 炎热环境 温觉感受器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有关神经兴奋 皮肤血管舒张 皮肤立毛肌舒张 汗液分泌增多 散热量增加 刺 激 兴奋 原因 : 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是有限的 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 ,产生的热量不足以补偿散失的热量 ,引起体温降低 . (冻疮 :皮肤血管持久性收缩引起
无机盐,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水盐排出的主要途径是排尿。 关于尿液的形成,我们在初中时已经学过,这里大家来重温这个知识。 尿液形成过程中直接影响尿量多少和回到内环境中水盐的量的是在哪里进行的什么过程。 ,我们在第 2 节练习的题目中接触过了,还记得它的作用吗。 实例二: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 示图:水盐平衡调节图解, 完成填空并 思考讨论: ,展开分析讨论
(3) 常温下,血液中 A有增加趋势时, TRF和 TSH的分泌量将 _ ____ ,这种调节属于 ___ __ 调节。 (4)人在寒冷环境中,若穿衣太少,会出现 X产热,这时机体出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这样使产生的热量成倍地增加。 (5)由下丘脑到 B发挥作用,其调节方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3 页 共 5 页 【课外拓展
多媒体显示: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 反射弧 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较广泛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 教师精讲 】 师: 神经调节是以反射为基本活动方式,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当然它的作用途径就是反射弧了。 体液调节中的激素或其他调节因子都必须靠体液来运输,它的作用途径自然是体液的运输。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神经冲动,产生原因是
受到影响 D、 大肠内积存着食物残渣 C 25℃ 的室温下移至 4℃的环境中,两者的耗氧量发生的变化是 ( ) ,小白鼠减少 ,小白鼠增加 D 6.(广东 04) 试填空完成 下图所示的炎热环境、 寒冷环境引起人体体 温调节的生理机制。 图中的数字分别表示 相应的生理活动。 ① 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 ④
散热困难 ,引起体温升高 . (中暑 ) 人体在冷热环境中的功能障碍 实例二: 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摄入量 /ml 排出量 /ml 来自饮水 1300 来自食物 900 来自物质代谢 300 由肾排出 1500 由皮肤排出 500 由肺排出 400 由大肠排出 100 共计 2500 共计 2500 饮水不足、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 细胞外液渗透压 升高 渗透压感受器 下丘脑 大脑皮层 垂体
定的体温散热结构和产热结构各有什么变化呢。 如果是在炎热的环境中呢。 寒冷 正常体温 炎热 血管 _____,皮肤血流量 _____,皮肤温度 _____,汗腺 分泌 —— ,散热量 ____ 血管 ____,皮肤血流量_____,皮肤温 ______,汗腺分泌 ____,散热量 ____ 收缩 减少 下降 减少 舒张 增加 上升 增加 减少 肌肉和肝脏等产热 _____ 增加 肌肉和肝脏等产热
人 ,可以采用一些辅助治疗措施来降低体温 ,下列哪种措施是错误的 ( ) ,增加排汗量 ,但与人体体温 最接近的是( ) ( ) ( ) 水的来源: 1)饮水 1300 mL/D 2)食物 900 mL/D 3)物质代谢 300 mL/D 主要来源 实例一: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 水的排出: 1) 肾 1500mL/D 尿液 2) 皮肤 500mL/D 无明显出汗,皮肤蒸发 3) 肺 400mL/D
甲状腺激素 和 肾上腺素 增加 → 代谢增强 →产热量增加 体温的调节 炎热: 体温的调节 炎热 皮肤 温觉 感受器兴奋 下丘脑 体温调节中枢的分析综合 刺激 传入神经 皮肤 血管舒张 → 血流量增加 → 散热增加 汗腺分泌增多 → 散热量增加 体温的调节 小结 • 1: 低温环境的调节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高温环境下,主要是通过神经调节,增加散热来实现体温稳态的。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