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胞膜由脂类物质组成。 细胞膜结构的发现史 亲水性头部 疏水性尾部 推测: 细胞膜由双层脂质分子组成 细胞膜结构的发现史 为什么这样排列呢 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膜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层分子,测得 单分子层的面积为红细胞表面积的 2倍。 Danielli和 Harvey分别于 1931年和 1935年发现 细胞膜的表面张力显著低于油--
(C6H12O6)+6H2O+6O2* 在上述基础上请用简洁语言给光合作用下定义。 、场所、条件、产物各是什么。 试写出反应方程式: 定义。 在(光照 )条件下,在绿色植物的 (叶绿体 )中 , 把 (二氧化碳和水 )转化为 (淀粉同时释放氧气 ),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 CO2+H2O 光能 叶绿体 (CH2O)+O2 CO2和 H2O 、叶绿体、光、( CH2O)和 O2 同 位素 示踪实验 —
: 动物细胞中与细胞分泌物形成,蛋白质的浓缩和加工有关;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形成有关 结构: 每个中心体由 2个中心粒组成 功能: 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分布: 位于动物细胞和一些低等植 物细胞的细胞核附近 中心体 分布: 植物细胞 结构: 泡状结构内含细胞液 功能: 细胞液含有机酸、无机盐等,有一定浓度保持一定渗透压,与细胞渗透有关 液泡 细胞器 线粒体 叶绿体 液
进行物质交换的孔道。 核仁:圆球形,与核糖体形成有关。 细胞核 核基质:含蛋白质、酶、无机盐、水等营养物质, 是细胞核内进行各种代谢活动的场所。 染色质:细胞核内能被苏木精、洋红等 碱性染料 染上较深颜色的细丝状物质,主要由 DNA和蛋白质 组成。 染色质和染色体 染色质呈细丝状,当细胞分裂时,染色质高度螺旋化折叠成杆状的粗而短的染色体。
丝状, 易被碱性染料着色, 由 DNA和蛋白质组成) 细胞核的亚显微结构 细胞核是储存遗传物质的场所,是细胞生长、发育、分裂增殖的调控中心。 核基质 ( 透明匀质,含营养物质,代谢场所) 线粒体 双层膜;嵴;基质中有酶;细胞呼吸的主要场所。 核糖体 由 RNA和蛋白质构成的微小颗粒,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内质网 粗 面内质网:与蛋白质的加工、 运输有关 光面内质网:与脂质代谢有关 二、细胞器
变为神经冲动) 神经 大脑皮层 中相应 的神经中枢 (形成感觉) 光感受器 —— 眼球 阅读课本 P3及图 52, 回答下列问题: 、 从前 到后的顺序梳理 眼球 的结构。 折光装置 的组成 以及每个部分的作用。 眼球 眼球壁 折光装置 : 视网膜 —— 感光系统 脉络膜 巩膜 —— 保持眼球形状 角膜 → 房水 → 晶状体 → 玻璃体 聚光 营养 聚焦 外 内 前 后 光感受器 —— 眼球
毛,这就扩大了细胞的表面面积,增加了与气味物质的接触面积。 味觉 1 、 人是如何感知酸甜苦辣等 ? 2 、舌头是如何分辨不同味道的 ? 3、味蕾的作用有哪些 ? 味觉的形成 食物 化学物质溶解于唾液中 味蕾中的味觉细胞 产生兴奋 味神经 脑部形成味觉 . 舌味觉的测试 • 同学甲伸出舌,捏紧鼻子,保持不动。 • 同学乙取 1根消毒棉签,蘸取杯中试剂,轻轻地点在乙的舌面上。 “感觉剥夺”实验。
号) → 视神经(传导) → 大脑皮质的视觉中枢 → 形成视觉 折光装置:无色透明 角膜:聚光 房水:为角膜、晶状体提供营养 晶状体:聚焦
一的观点。 ②学生体会爱护自身各感觉器官的重要性和持久性。 3. 重点 各感受器的结构与功能 4. 难点 视觉与听觉的工作原理 二 、 教学过程 动物体对信息的传递和调节首先必须获取信息。 提问:你有哪些器官可获得哪些方面的信息。 这些器官根据获取外界刺激物的类型分成两大类:物理感受器和化学感受器。 一 、 物理感受器 A皮肤感受器 阅读书本后回答问题: 皮肤有
放递质 间隙 后膜 (受体) 电位变化 神经冲动 信息在神经元间通过化学物质传递 分析比较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区别 比较项目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速度 方向 传导方式 耗能的多少 快 慢 双向 单向 少 多 电信号 (神经冲动 ) 化学信号(神经递质 ) 二、 脊髓的调节功能 结构基础 —— 反射弧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