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素的反应 10 10 10 10 10 10 2 4 6 8 生长素浓度 (mol/l)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曲线 AB段表示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B点表示的生长素浓度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C点表示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__ B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根和芽的生长效应是 _______ 随生长素浓度升高 ,对茎生长
科学家的实验思路: 发现胚芽鞘的向光性 → 为什么会有向光性 (观察) (发现问题) → 可能和胚芽鞘尖端有关 → 切除尖端 → (提出假说) (设计实验) 结果不生长也不弯曲 → 证明和尖端有关 (验证假说) (分析得出结论) 简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历史,初步掌握实验设计遵循的原则 知道植物生长素产生的部位以及分布和运输特点 知道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并理解生长素作用 具有两重性的特点
核糖 含氮碱基 磷酸 脱氧核苷 脱氧核苷酸 组成脱氧核苷酸的 碱基 : 胞嘧啶( C)胸腺嘧啶( T) 腺嘌呤( A)鸟嘌呤( G) 因此,脱氧核苷酸也有 4种 腺膘呤脱氧核苷酸 A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C 鸟瞟呤脱氧核苷酸 G T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1) DNA分子是由 两条链 组成的,这两条链成双螺旋结构 . (2) DNA分子中的 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 ,排列 在外侧 ,构成 基本骨架
DNA分子中有几条链是新合成的单链。 2 2n- 2 结合教材经典实验中大肠杆菌的半保留复制图例,计算在亲代、第一代和第二代、以及第 n代中含 15N的 DNA分子所占比例。 2/2n 三、遗传信息对生物性状的控制 基因、性状、蛋白质的关系 基因 控制 蛋白质合成 体现 性状 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 1) 转录 A、 定义: 以 DNA为模板 合成 mRNA的过程 B、场所: C、模板:
基 构成一个密码子 起始密码 —— AUG; GUG 终止密码 —— UAA; UAG; UGA 43=64种 H、产物: F、 运载工具: tRNA 多肽链 ( 3) 总过程 DNA(遗传信息) mRNA (遗传密码、密码子) 蛋白质 转录 翻译 以 mRNA为模板,以 tRNA为 运载工具 ,以 氨基酸 为 原料 ,合成 多肽链 ,再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 蛋白质。 G、过程: 功能:
代噬菌体的性状会与亲代噬菌体一致。 吸附: 噬菌体的尾丝吸附在细菌表面 注入: 噬菌体将 DNA注入细菌体内,其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外 复制、合成: 以细菌的 DNA为原料复制出噬菌体的 DNA,再指导合成噬菌体蛋白质(以细菌的氨基酸为原料) 组装: 将蛋白质和 DNA装配成子代噬菌体 释放: 细菌解体,子代噬菌体释放出 遗传物质特点 • 能贮存大量的遗传信息 • 能自我复制,使前后代具有连续性
别标记蛋白质和 DNA, 从而起到 区分蛋白质和 DNA的目的。 32 35 同位素标记的方法 用 32P标记 DNA, 35S标记蛋白质 同位素实验证明 :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 DNA 子代 噬菌体 继续 培养 子代 噬菌体 继续 培养 噬菌体蛋白质 未进入 细菌 噬菌体 DNA进入 细菌 无 放射性 有 放射性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 1 2 3 4 5 某科学家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并用同位素
核中 单击画面继续 A G T A C T A A T G G U U A A U A U C DNA上的遗传信息就传递到 mRNA上 mRNA DNA 细胞核中 单击画面继续 A G T A C T A A T U C A U G A U U A mRNA 细胞质 细胞核 核孔 DNA mRNA在细胞核中合成 单击画面继续 A G T A C T A A T U C A U G A U U A
⑷ 上述实验证明 DNA的复制方式是。 养 , 经过 第 2次细胞分裂后 , 分别得到 G G2代细胞。 再从 G0、G G2代细胞中提出 DNA, 经密度梯度离心后得到结果如图。 由于DNA分子质量不同 , 所以在离心管中分布不同。 若 ① 、 ② 、 ③ 分别表示轻 、 中 、 重三种 DNA分子的位置 , 请回答: A B D 0: 1: 1 31P 1/2 31P 1/2 32P
⑷ 上述实验证明 DNA的复制方式是。 养 , 经过 第 2次细胞分裂后 , 分别得到 G G2代细胞。 再从 G0、G G2代细胞中提出 DNA, 经密度梯度离心后得到结果如图。 由于DNA分子质量不同 , 所以在离心管中分布不同。 若 ① 、 ② 、 ③ 分别表示轻 、 中 、 重三种 DNA分子的位置 , 请回答: A B D 0: 1: 1 31P 1/2 31P 1/2 3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