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
2、22%,占粮食总产量的 20%。 我国有玉米虫害 150 多种,病害 30 多种,能够造成较大危害的病虫 10 多种。 玉米病虫灾害造成产量损失在常年发生条件下为 10%20%,大发生时高达 30%50%,甚至绝收。 据介绍,研究人员在不同玉米生态区开展的重大病虫害生态调控技术研究中,通过平衡施肥和增施钾肥,使东北示范区的玉米茎腐病得到明显控制,并且起到明显增产作用。
1、探索当地稻田水产养殖新路子,提高农业经济效益,2004 年 7 月 3 日2004年 10 月 9 日福建省光泽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开展了虎纹蛙稻田生态养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 丘总面积为 10 亩的连片单季稻田为试验稻田,编号,每丘稻田面积为 560 平方米1533 平方米。 试验稻田的水源充足,水质清新且无污染,排灌方便。 试验地点交通便利,环境幽静,车辆行人少。
2、失功能的老叶和所有的空枝、赘芽全部打除,以防烂铃(切勿打去果枝上的叶片)。 并要做好推株拼拢工作,方法:用脚将棉株基部向一侧踩踏一下,让两行棉株拼在一起,空出行间通风道。 间隔 5 天7 天后,再将并拢的两行棉株推开恢复原状,这样,促进棉桃成熟吐絮,减少烂铃。 止早衰对脱肥早衰的棉田,及时应用 12尿素溶液加活力素溶液混合喷施;对于生长过旺的棉田,喷施 23过磷酸钙浸出液,酸二氢钾溶液。 从
1、年来,中国养鳖业得到快速发展,采用鳖稻轮作模式,既可以做到种稻不施肥,同时种植水稻又可以起到改良鳖池底质和减少鳖病发生的作用。 浙江清溪鳖业有限公司从 1999 年开始进行鳖稻轮作试验,实践中总结出“养 23 年鳖、种一季稻”的生态轮作模式,并已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一、种稻鳖池的建设每口池面积在 3 亩以上,最大达 80 亩;池底泥土保持稻田原样,只平整不深挖;鳖池四周采用水泥砖砌,墙高
编号 自评情况 监理复评情况 分部工程名称 单元工 程名称 单元工 程编号 自评情况 监理复评情况 分部工程名称 单元工 程名称 单元工程编号 自评情况 监理复评情况 分部工程名称 单元工 程名称 单元工程编号 自评情况 监理复评情况 生态清淤第一分部YLWQY01Ⅰ 生态清淤第Ⅰ分部第 1 单元 YLWQY01Ⅰ 1 优良 合格 生态清淤第二分部YLWQY01Ⅱ 生态清淤第Ⅱ分部第 1 单元
1、我国农村一直有放鸭下田的习惯。 农民下田时,顺便把自家养的鸭子赶到田里去吃虫吃草,以节省一部分喂鸭的饲料;到了傍晚,又把鸭子赶回家圈起来。 但是,鸭稻共生的耕作系统与之有很大的不同。 鸭稻共作是把鸭子全天候地围养在稻田里,在插秧后 10 天左右就把雏鸭放到四周围着网的水田,每亩约放25 只,鸭群自此留在稻田里觅食,直到禾苗抽穗灌浆时才把长大的鸭子赶上来;待稻谷收割后
2、部丧失功能的老叶和所有的空枝、赘芽全部打除,以防烂铃(切勿打去果枝上的叶片)。 并要做好推株拼拢工作,方法:用脚将棉株基部向一侧踩踏一下,让两行棉株拼在一起,空出行间通风道。 间隔5 天7 天后,再将并拢的两行棉株推开恢复原状,这样,促进棉桃成熟吐絮,减少烂铃。 止早衰对脱肥早衰的棉田,及时应用 1%2%尿素溶液加活力素溶液混合喷施;对于生长过旺的棉田,喷施 2%3%过磷酸钙浸出液,或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摘时间、采摘方法、鲜叶管理等密切相关,一般采摘标准是:以茶冠顶叶形成小开面至中开面,或芽梢已形成驻芽时采 2,以 3 叶为佳。 同时还应注意:一、采摘期与时间。 茶树的萌芽生长是有季节性的,而且与品种、海拔高度、气候条件及茶园管理等有一定差异,尤其是茶园的施肥修剪、技术调节措施等,是调整采摘期的关键。 优质高档生态茶叶的采摘应选择晴天,时间最好是上午9 时至下午 4 时
2、高。 品质提高的主要原因。 一是由于夏橙果园大幅度减少了有机农药,尤其是杜绝剧毒农药的应用,害虫的抗药性、天敌的失衡性及环境的污染也随之减少;二是采用果园生草栽培,改善果园小气候,防旱保墒,给果园有益生物创造繁衍环境,增添了生物多样性,稳定了生态群落,维持果园害虫与天敌之间的自然平衡,长期控制果园病虫害发生;三是结合养猪建设沼气池等设施,沼气除了可供照明、做饭外,沼气液用来淋果、沼渣可作果肥
为主要内容的人居环境建设,组织开展以环境卫生整治为主要内容的环境综合整治活动。 大力推广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技术,倡导群众使用环保购物袋,秸秆焚烧和“白色污染”基本得到控制。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 ,以生态文明村建设为载体,建设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改善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建设生态文明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乡村环境保护氛围浓厚,群众对环境状况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