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
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维持生物种群的繁衍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三、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 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生态系统中信息流的人工调控 光信息的人工调控 化学信息的人工调控 声音信息的人工调控 P108 二 相关资料: 在苹果园里放置一个电子仪器,产生与蜜蜂跳圆圈舞或摆尾舞相同的频率或声音。
二、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法国的昆虫学家法布尔做过以下实验: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在一所被丛林包围的屋里,把一只雌性大天蚕蛾扣在笼子里,周围撒满樟脑。 尽管外面风狂雨骤,还有几十只雄蛾扑向纱笼。 此现象说明 ( ) A、昆虫间通过信息相联系,这种信息是无线电波 B、昆虫间通过信息相联系,联系的媒介是阴雨天气 C、昆虫的雌雄个体间通过信息相联系,这种信息是化学信息 —— 性外激素 C
结构功能维 持原状的能力。 来源: 1、生物的种类、数量多,一定外来干扰造成 的变化占总量的比例小。 2、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途径多,一条途径 中断后还有其他途径来代替。 3、生物代谢旺盛,能通过代谢消除各种干扰 造成的不利影响。 抵抗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特征: 2、各营养级的生物种类多, 食物网结构复杂。 1、各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多, 占有的能量多。 抵抗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特征: 1
生物种类较少,物种扩张受到的制约较小。 恢复力强 恢复力弱 恢复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特征: 2、生物能以休眠方式渡过不利时期或产生适 应新环境的新类型。 恢复力强 恢复力较弱 对一个生态系统来说,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存在相反关系。 抵抗力稳定性 恢复力稳定性 稳定性 生物量、生态系统复杂程度等 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 恢复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特征: 1、生物种类较少
】 下列是池塘中一些常见的生物 , 其食物链顺序正确的是哪一条。 ① 鱼类 ② 藻类 ③ 水生甲虫 ④ 池边杂食动物 ⑤ 水蚤 ( ) A ④ → ① → ② → ③ → ⑤ B ② → ⑤ → ③ → ① → ④ C ③ → ② → ① → ⑤ → ④ D ② → ⑤ → ④ → ③ → ① 【解析】考查食物链的概念。 食物链是生态系统的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鱼类重要的觅食、繁衍和栖息场所,具有生境自然原始、湿地类型典型、湿地功能独特等特征。 • 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长江口以中华鲟为主的水生野生生物及其栖息生态环境,其主要保护物种中华鲟是古棘鱼类的一支后裔,与距今一亿五千万年前白垩纪的恐龙同时代的孑遗种类,被誉为“水中熊猫”和“爱国鱼”,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名录、 IUCN濒危级和 CITES的附录 Ⅱ。 另外保护区分布有白暨豚、白鲟、江豚、绿海龟
—— 阳光、空气、水、温度、矿物质等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动物提供营养) —— 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 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分解动植物尸体成简单的物质,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 讨论 你能设想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中如果缺少了某一种,这个生态系统会怎样吗。 比如,没有了生产者 ……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关系 生产者 消费者 消费者
鲫鱼和鲤鱼:淡水生态系统 (1)玉米和小麦: (2)猎豹和狮: (3)裙带菜和硅藻: (4)香蒲和鳙鱼: (5)松鼠和貂: (6)跳鼠和蹬羚: 1。 既有大量的植物,又有大量的动物,还存在着很多微生物 2。 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 课前热身 3其主要特点是: 动植物种类多,群落结构复杂, 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能够长期 处于稳定状态。 能力
D、 2%( 1020%) 例 大象是植食性动物 ,有一种蜣螂则专以象粪为食。 设一头大象在某段时间内所同化的能量为 107kJ,则这部分能量中可流入蜣螂体内的约为 、几乎为 0kJ B、 106kJ C、 2*106kJ D、 3 * 106kJ 例 如果一个人的食物有 1/2来自绿色植物, 1/4来自羊肉, 1/4来自小型肉食动物。 假如能量传递效率为 10%,那么人每增加 1千克体重
,属于行为信息。 如 果通过羽毛的颜色等传递给对方 ,则属于物理信息。 ②鸟类或其他动物报警。 若通过声音 (尖叫 )则属于物理信息 ,若通过特殊的动作 (突然飞起 )则属于行为信息。 ③涉及声音、颜色、植物形状、磁力、温度、湿度这些信号 ,通过动物感觉器官皮肤、耳朵、眼、心或植物光敏色素、叶、芽对光、重力等感觉 ,则判断为物理信息。 ④若涉及化学物质挥发性这一特点则判断为化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