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
生,最终影响嘌呤、嘧啶的合成,而导致核酸合成障碍,产生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9、维生素 C 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是催化胆固醇转变成 7α羟胆固醇反应的 7α羟化酶的辅酶;参与芳香族氨基酸的代谢;增加铁的吸收;参与体内氧化还原反应,保护巯基等作用。 第二篇 物质代谢及其调节 第一章 糖代谢 一、糖酵解 1、过程: 见图 11 糖酵解过程中包含两个底物水平磷酸化:一为 1,3二磷酸甘油酸转变为
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结构成份,占植物体总重量的 1/3 左右,也是自然界最丰富的有机物,地球上每年约生产 1011吨纤维素,经济价值:木材、纸张、纤维、棉花、亚麻。 完整的细胞壁是以纤维素为主,并粘连有半纤维素、果胶和木质素。 约 40 条纤维素链相互间以氢键相连成纤维细丝,无数纤维细丝构成细胞壁完整的纤维骨架。 11 图 降解纤维素的纤维素主要存在于微生物中
五、 变性、复性及杂交 变性、复性是核酸的重要的物化性质,相对蛋白质来说,核酸可以耐受反反复复的变性、复性。 这也是核酸研究技术的基础。 变性 ( 1)、 变性: 核酸双螺旋区的氢键断裂,变成单链,不涉及共价键断裂。 多核苷酸骨架上共价键的断裂称核酸的降解。 DNA 的变性是爆发式的,变性作用发生在一个很窄的温度范围内。 P350 图 518 变性过程 热变性 因素 酸碱变性( pH 小于 4
较稳定 单宁 20 无色 、 黄色 植物 水溶性 对热稳定 甜菜苷 70 黄 、 红 植物 水溶性 热敏感 醌 200 黄至棕黑色 植物、细菌、藻类 水溶性 对热稳定 咕 吨酮 20 黄 植物 水溶性 对热稳定 类胡萝卜素 450 无色 、 黄 、 红 植物、动物 脂溶性 对热稳定 、 易氧化 叶绿素 25 绿 、 褐色 植物 有机溶剂 对热敏感 血红素色素 6 红 、 褐色 动物 水溶性
ZDNA的比较 B— DNA:典型的 WatsonCrick 双螺旋 DNA 右手双股螺旋 每圈螺旋 个碱基对 每对 螺旋扭角 36176。 螺距: 碱基倾角: 1176。 ADNA 在相对湿度 75%以下所获得的 DNA纤维。 ADNA也是右手双螺旋,外形粗短。 RNARNA、 RNADNA杂交分子具有这种结构。 ZDNA 左手螺旋的 DNA。 天然 BDNA的局部区域可以形成 Z0DNA。
转为 ATP 3,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基转磷酸化酶:它所催化的反应与②相同,但需要二碳酸和无机磷酸,后者本身能变成焦磷酸. 4,丙酮酸羧化酶: 它催化丙酮酸羧化成草酰乙酸,并使 ATP 转化成 ADP 和 Pi,反应中还需要生物素。 5,苹果酸酶:它催化丙酮酸还原羧化成苹果酸,以 NAD(P)H2 为供氢体。 6,异柠檬酸脱氢酶:它催化 α酮戊二酸还原羧化成异柠檬酸,需要 NAD(P)H2。
) 第 8 页 共 17 页 白。 外周膜蛋白( peripheral membrane proteins): 通过与膜脂的极性头部或内在膜蛋白的离子相互作用和形成氢键与膜的内、外表面弱结 合的膜蛋白。 膜蛋白一旦从膜上释放出来,通常都是水溶性的。 流体镶嵌模型 (fluid mosaic model): 针对生物膜的结构提出的一种模型。 在这个模型中,生物膜被描述成镶嵌有蛋白质的流体脂双层
形成氢键与膜的内、外表面弱结合的膜蛋白。 膜蛋白一旦从膜上释放出来,通常都是水溶性的。 流体镶嵌模型 (fluid mosaic model): 针对生物膜的结构提出的一种模型。 在这个模型中,生物膜被描述成镶嵌有蛋白质的流体脂双层,脂双层在结构和功能上都表现出不对称性。 有的蛋白质 镶 在脂双层表面,有的则部分或全部嵌入其内部,有的则横跨整个膜。 另外脂和膜蛋白都可以进行横向扩散。 通透系数(
reserve|碱储备 [如血液中的碳酸氢钠 ] alkalization|碱化 alkaloid|生物碱 alkane|烷 alkene|烯 alkyl|烷基 alkylating agent|烷化剂 alkylation|烷(基)化 alkyne|炔 all or none|全或无 all or nothing|全或无 all transconfiguration|全反构型
电性质比稀释液要低,在电路中小孔感应区内的电阻的增加,于瞬间能上能下起了电压变化而出现一个脉冲信号,自然数为通过脉冲。 电压增加的变化的程度取决于非传导的细胞占据小孔感应区的体积,即细胞体积越大,引起的脉冲越,产生的脉冲振幅越高,脉冲信号经过下列步骤,得出细胞计数结果。 利用 BC3000 全自动三分类血细胞仪测定血细胞参数:红细胞数( RBC)、血红蛋白( HGB)和红细胞压积 ( H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