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
假设,形成科学理论的实践基础。 进行实验 时,要注意如实地,及时的将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记录下来,以便以后进行分析。 那么实验时需要一些实验器材,(提前准备好的),如试管,解剖盘,培养皿,烧杯,滴管,酒精灯,吸水纸,纱布,放大镜。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实验器材,让学生直观的接受实验。 注意:给学生提供实验中必须注意的安全问题。 环节五:学习使用显微镜。 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使用的重要仪器
形黑褐色斑。 尾端有角质环,运动时能发出声音,故称为响尾蛇。 分布于北美洲。 南美洲也有近似种。 响尾蛇捕获到猎物后,它的毒牙会迅速地将毒液注入猎物体内,并不马上把猎物吞下,而是放猎物逃走,过一段时间后,响尾蛇再去追获和吞食猎物,请大家想一想,响尾蛇可能是根据什么标记追寻猎物的呢。 学生讨论 资料信息 响尾蛇的视力不好 ,他的眼只能感受可见光 ,而不能看清物体 .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突触 轴突 线粒体 突触小泡 (内含递质 )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突触 突触前膜 (轴突末端突触小体的膜 ) 突触后膜 (与突触前膜相对应的细胞体膜或树突膜 ) 突触间隙 (内有组织液 ) 突触小体 突触组成 3.反射弧的 5个组成部分分别有什么功能。 反射弧的组成 反射弧各部分的功能 感受器 感受一定的刺激,并产生兴奋. 传入神经 将感受器产生的兴奋
根据达尔文、詹森、拜尔等一系列实验结果,能得出什么结论 ? 积极思维 2: 胚芽鞘的顶尖产生的刺激 可能 是一种化学物质 ,这种化学物质的分布不均匀造成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 究竟是不是化学物质呢。 如果是,是哪种化学物质。 温特的实验设置对照组的意图是什么。 实验的单一变量是什么。 (三)温特的实验 (1928年 ) 该设计能排除琼脂对实验结果的干扰,确保实验中只有 “ 某物质的有无 ”
事物进行系统地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 学科网 ( ) 网校通名校系列资料 上学科网,下精品资料。 学科网 ( ) 网校通名校系列资料 上学科网,下精品资料。 学科网 ( ) 网校通名校系列资料 上学科网,下精品资料。 学科网 ( ) 网校通名校系列资料 上学科网,下精品资料。 李时珍 《 本草纲目 》 阅读教材 2 23页文字,了解 李时珍与他的 《 本草纲目 》。 体 验
,然后从侧面看着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下降,直至物镜前段接近切片为止。 注意:转动粗准焦螺旋时要慢,不要用力过猛,同时从侧面看着物镜,以免物镜下降过度,碰到载物台上的玻片而造成玻片破碎或损伤镜头。 21 二、学习使用显微镜 :升 — 调 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如果物像不够清晰,可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22 5.收镜
学生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 1)袁隆平的新型杂交水稻为我们人类带来了什么好处。 ( 2)我们应学习袁隆平在科学探索 中的什么精神。 ( 3)袁隆平怎样研究出杂交水稻的。 教师提示: 阅读短文时,同学们要领悟科学探究过程,体验科学探险究的基本步骤,即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探究(设计、方法等)、验证 得出结论。 阅读短文时,浓缩文字叙述,抓住关键的句子,用自己的语言如何概括出生物学的概念。 学生阅读
互依赖性;生命系统中的物质、能量和组织;有机体的行为。 ” 上述内容标准后面均列有详细的内容标准指南,叙述了支持内容标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参见《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 1996.原著:[美]国家研究理事会,翻译戢守志等,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9. 1.第 1 版)。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列述的 生命科学内容标准,连同我们对当代生命科学的学科特征和课程改革的认识
2 讨论实验法的基本程序 实验中两只死老鼠的唯一区别是什么。 为什么要设计一只没有被响尾蛇袭击过的老鼠。 学生讨论 实验法研究一般包括哪些步骤。 根据以上实验讨论: 1 发现并提出问题 实验法研究步骤 2 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3 作 出 假 设 4 设计实验方案 5 实施实验并记录 6 分析实验现象 7 得 出 结 论 响尾蛇捕获到猎物后,先放猎物逃走,后去追获和吞食猎物
1、 013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试题 一、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20题21分 列有关其蛋白质来源的描述,错误的是:(单选1分) 膜的蛋白质由线粒体编码 单选1分) 局出发,研究细胞中整体基因的表达规律即生物组学,按照研究层面可进一步分成不同的组学。 下列按照基因表达流程正确排列的组学为:(单选1分) 传颗粒命名为基因 细胞生命活动中膜融合是必须的过程。 下列关于膜融合的描述,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