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
1、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耳芽杯状,黄褐色附白绒毛。 成熟后耳片胶质脆嫩,腹面紫褐色,晒干后变为黑色,背面白色,耳片直径 8米,耳片成熟时反卷。 2、营养要求白背木耳属木腐类真菌。 栽培原料主要有阔叶类杂木锯木屑,棉籽壳、玉米芯、甘蔗渣、稻草、麦麸、米糠等。 菌丝通过分解胞外酶降解基质获得营养,能利用尿素,也需要钙、镁、磷、硫等矿质元素。 3、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温度。 菌丝生长适温范围
2、等功能,同时还具有平肝养血、抗菌消炎、健胃安神、明目、解酒等功效。 近代医学研究表明,黄花菜还含有卵磷脂、甾类、硒等物质。 因此,常食黄花菜可以抗衰老、滋养皮肤、抗癌等。 2 干制方法黄花菜开花盛期一般在 68 月份,因此,贮藏性能差,脱水干制是黄花菜贮藏的主要途径。 料采摘用于干制的黄花菜要选择采摘花蕾大、肉厚、组织紧密的黄色或橙黄色的花,并在花蕾即将绽放之前采摘,一般以清晨或 1718
发现了较多的红细胞,如果该病人患有肾病,则可能是图中 (填字母)过程异常所致。 ④取某健康人肾动脉、肾小囊和输尿管中的液体进行分析,得到下表数据。 据表分析 可知,X液体相当于取自图中 所示结构。 液体 种类 部分成分含量(克 /100毫升) 葡萄糖 尿素 蛋白质 X Y Z 28.( 11分)( 2020长沙)下图是人体内某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 1)心脏的功能是为
) A、鳃 B、肺 C、肺及皮肤 D、气囊 13.利于爬行动物保持水分的结构是 ( ) A.角质的鳞或甲 B.毛 C.外骨骼 D.羽毛 15.有一种动物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两对翅三对足,头上有一对触角,有外骨骼, A.腔肠动物 B.软体动物 c.昆虫 D.鸟类 1用肉眼观察蚯蚓的体表,可以发现靠近其身体前端的几 节,颜色较浅且光滑,看上去象一个粗大的指环,这部分叫( ) A、体节 B、刚毛 C
氢溶液中证明酶是生物催化剂 , 可催化过氧化氢水解 , 即自身对照 , 处理前的对象状况为对照组 , 处理后的对象变化为实验组。 真题体验 返回目录 例 1 ( 2020江苏 ) 下列对有关实验的描述中 , 错误的是( ) , 不同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 复原过程 , 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 真题体验 返回目录 [ 解析 ] 该题涉及教材中几个经典实验 ,
,求出某些个体基因型和某些组合后代的性状几率。 其中关键是判断遗传模式和求几率。 关于判断遗传模式,可根据以下步骤进行: a:判断: Y 染色体遗传 男有女无 b:判断显隐性 双亲无,子女有 隐性 双亲有,子女无 显性 不隔代 遗传 显性 隔代遗传 隐性 c:判断基因位置 女有父无 常染色体 无性别差异 常染色体遗传 有性别差异 伴 X 遗传 有病个体男多于女 伴 X 隐性 有病个体女多于男 伴
二、试试看( 15 分) 你能运用所学光学显微镜的有关知识来解决下列问题吗。 1.一台显微镜有 15三个目镜,有 45两个物镜,这台显微镜的最低放大倍数和最高放大偌数分别是( )。 倍、 225 倍 倍、 450 倍 倍、 675 倍 倍、 675 倍 2.当显微镜的目镜为 物镜为 10时,在视野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 8 个细胞。 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 40时,则在视野中 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一只没有被响尾蛇咬伤的动物不能触发响尾蛇的追踪行为 . 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猎物的 . 做出假设 : 实验 1 A B 被蛇咬过的死老鼠 科学家的实验 A B 没有被蛇咬过的死老鼠 实验 2 科学家的实验 讨论实验法的基本程序 实验中两只死老鼠的唯一区别是什么。 为什
来看,有机物的消耗多于积累,不能正常生长。 左 〖 例题 6〗 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中,每放出 1个氧分子要吸收 8个波长为 10- 7m的光子。 同时,每放出 1mol氧气,植物储存 469kJ的能量,绿色植物对光能利用的效率为 A、 34% B、 37% C、 40% D、 29% 〖 解析 〗① 放出 1个氧分子所吸收的光: E1= hу =hc/λ = 10- 34 3 108/ 10-
T1) /( G1+ C1)=( A2+ T2) /( G2+ C2) ( A1+ G1) /( T1+ C1)=( T2+ C2) /( A2+ G2) A1+T1 = A2+T2+C2+G2 A2+T2 = A+T A+T+C+G A1+T1+C1+G1 2020/12/16 17 RNA分子: DNA→RNA AD= UR、 TD= AR、 CD= GR、 GD= CR AR+ 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