氏杆菌
2、长期不愈,呼吸加快,食欲不振,逐渐消瘦,病程数周至数月,有的发生死亡。 【病理变化】鼻炎型:鼻粘膜潮红,附有浆液性或粘液性分泌物质。 支气管肺炎型:支气管粘膜充血、出血,管腔内有粘液性或脓性分泌物。 肺有大小不等、数量不一的脓肿,小如粟粒,大如乒乓球。 有时胸腔浆膜及肝、肾、睾丸等有脓肿。 此外尚可见化脓性胸膜炎、心包炎。 【鉴别诊断】本病的主要症状与病变为流鼻液和肺脓肿
2、血点,肝、脾肿胀,肝表及实质内有黄白色粟粒大坏死灶小肠和盲肠粘膜充出血并可见白色小结节,肠内容物绿色、带血,肠系膜淋巴结充出血肾脏肿大,有出血点。 3 片镜检无菌采集病死兔的心血、肝、脾、肺、肾病料涂片、触片,用革兰氏及瑞氏染色,镜检可见革兰氏阴性两极浓染的短杆菌。 在肝触片中可见各个发育阶段的球虫,尤其呈腊肠状,一端钝圆,一端稍尖的裂殖子,一簇簇特别明显。
2、 死亡,病兔体温升高至 40左右,鼻腔流出浆液一脓性分泌物。 呼吸急促困难、常打喷嚏、有时发生下痢,临死前体温下降,四肢抽搐死亡。 慢性发病病例,主要表现鼻炎症状,开始流出浆液性鼻涕、以后转为粘液脓性鼻漏。 常用前爪抓擦鼻部,使鼻孔周围被毛潮湿、脱落,上唇和鼻孔皮肤红肿、发炎。 由于病兔常抓鼻部,可将病菌带到眼内、耳内或皮下,引起化脓性结膜炎、中耳炎和皮下脓肿,严重时出现呼吸困难、常打喷嚏
2、。 此病病程分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三种。 急性型(又称出血性败血症)有时没有症状,突然死亡。 一般在临床上出现精神不振、拒食、呼吸急促、体温升到 41以上,鼻腔中流少量浆液性分泌物,有时发生下痢,临死前体温下降,出现发抖、抽搐、瘫痪等现象。 病程短,快的12时死亡,慢的 3死亡。 病兔剖检后,可见心、肺、肠、肝、脾、肾、膀胱、喉和淋巴结等充血,有出血点。
2、加,食量渐减到废绝,精神萎顿。 缩颈闭眼,尾巴无力而下垂,呈瞌睡状,依笼坐立或站立。 呼吸困难,病重狐呈犬坐状,可以听到有喘鸣音。 口鼻流沫或流涎,眼粘膜发绀,耳、腹、四肢内侧皮肤出现红斑,腹泻。 濒死狐病程约 80h。 刚发病时,喜饮水,饮量比平时多一半,食量渐小至废绝,整天昏睡,嘴流有粘液,每天呕吐 58 次,呕吐物主要为呈酱色液体。 尿量增多并呈深黄色,体温升高达 呼吸急促,脉膊 28
2、822 次/分钟,脉搏 7281 次/分钟。 2对症治疗用药如下:5%葡萄糖 250霉素 500万 次静脉滴注。 5%葡萄糖250、葡萄糖酸钙 20发现排粪有痛感和困难时,用温肥皂水洗肠,取出块状粪球。 经上述抢救无效,次日放血急宰。 3病理变化邀请专家进行病理剖检发现,肝脏表面呈条块状淤血,肺部有大面积弥漫性充血、淤血,质地脆弱,呈大理石状,有格鲁布性肺炎症状。 胃、肠无明显病理变化
2、是本病发病高峰期,常呈散发性或地方性流行,以 6 周龄至 9 周龄家兔最易感染,死亡率高达 80%95%。 35%左右的家兔自身鼻腔粘膜带有巴氏杆菌而不表现临床症状。 病因:(1)新购兔或借兔配种将巴氏杆菌带入,迅速传染给易感兔而发病;(2)长途运输、兔过分拥挤、兔舍阴暗潮湿、饲养不当、气候突变等导致兔机体抵抗力下降,使寄生在兔体内的巴氏杆菌大量繁殖,毒力增强而发病。 2
2、为饮水量增加,食量渐减到废绝,精神萎顿。 缩颈闭眼,尾巴无力而下垂,呈瞌睡状,依笼坐立或站立。 呼吸困难,病重狐呈犬坐状,可以听到有喘鸣音。 口鼻流沫或流涎,眼粘膜发绀,耳、腹、四肢内侧皮肤出现红斑,腹泻。 濒死狐病程约 80h。 刚发病时,喜饮水,饮量比平时多一半,食量渐小至废绝,整天昏睡,嘴流有粘液,每天呕吐 58 次,呕吐物主要为呈酱色液体。 尿量增多并呈深黄色,体温升高达 呼吸急促
2、黏液性或脓性分泌物,打喷嚏,呼吸困难,不食,消瘦等。 仔兔多呈急性经过,初期刚见鼻炎病状后,即表现呼吸困难,迅速死亡,病程 23d。 2 剖检本病的主要病变为鼻炎、化脓性鼻气管炎、化脓性支气管肺炎,个别的出现败血病变化。 鼻腔、气管黏膜充血、水肿。 鼻腔内有浆液性、黏液性或黏液脓性分泌物。 在肺门支气管周围到肺的边缘见有支气管肺炎病灶。 病变多见于心叶、尖叶,严重的病例,波及全肺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