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工艺
作正常 3) 硬件通电无故障 4 系统检测 1) 系统功能 2) 中继电路测试 3) 用户连通性能测试 4) 基本业务与可选业务 5) 冗余设备切换 6) 路由选择 7) 信号与接口 8) 过负荷测试 9) 计费功能 5 系统维护管理 1) 软件版本符合合同规定 2) 人机命令核实 3) 告警系统 4) 故障诊断 5) 数据生成 6 网络支撑 1) 网管功能 2) 同步功能 7 模拟测试 1)
主龙骨的悬臂段不应大于 300mm。 主龙骨接长采取对接,相邻主龙骨的对接接头要互错开。 主龙骨挂好后应基本调平。 安装次龙骨 次龙骨一般采用 5cm 5cm 或 4cm 5cm 的木枋,底面刨光、刮平、截面厚度应一致。 小龙骨间距 应按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应按罩面板规格决定,一般为 400~ 500mm。 钉中间部分的次龙骨时,应起拱。 房间 7~ 10m 的跨度,一般按 3/1000 起拱
体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根据墙体厚度,确定墙砌筑形式,绘制墙体施工操作所需的组砌图。 基础垫层验收合格后,根据轴线控制桩,放出基础的轴线和边线;根据标高控制点,测定水平标高。 根据 设计要求 , 每皮 料石的高度及灰缝厚度,制作数量适宜的皮数杆 ,并在皮数杆上标是层数构造的变化部位(门窗洞口及梁底)。 对进场料石、水泥、砂等材料进行质量验收,并按规范要求见证取样试验。
符合下列规定: a 当桩顶设计标高与施工现场标高基本一致时,可待全部管桩施打完毕后一次性验收。 b 当桩顶设计标高低于施工现场标高需要送桩时,在送桩前应进行质量评定;待全部管桩施打完毕并开挖到设计标高后,再进行竣工验收,绘制打桩工程竣工图。 ② 管桩基础工程竣工验收时,应具备下列文件和资料: a 桩基设计文件和施工图,包括图纸会审纪要、设计变更通知书等; b 桩位测量放线图,包括工
湿度的要求贯穿整个施工过程中,因此控制和保持合适的施工环境一直延续至地板施工结束后的 24 小时内。 (A) 温度 ( 1) 施工地板所需室内温度以及地表温度在 15。 C 和 35。 C 之间(理想室温在 2325。 C 之间)。 ( 2) 大多数材料随着环境变化会热胀冷缩。 为了减少地板 /墙面材料的收缩和卷曲,都应提早 24 小时打开放置于现场,使材料记忆性还原以适应施工现场室温。 (
墙体上。 、电源插座底边距地宜为 300mm,平开关板底边距地宜为1400mm。 二 、 卫生器具及管道安装 工程 、一般规定 、本章适用于厨房、卫生间的洗涤、洁身等卫生器具的安装以及分户进水阀后给水管段、户内排水管段的管道施工。 、卫生器具、各种阀门等应积极采用节水型器具。 、各种卫生设备及管道安装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 、主要材料质量要求 、卫生器具的品种、规格
后修整沟底。 开挖放坡的坑 (槽 )和管沟时,应先按施工方案规定的坡度,粗略开挖,再分层按坡度要求做出坡度线,每隔 3rn 左右做出一条,以此线为准进行铲坡。 深管沟挖土时,应在沟帮中间留出宽度 80cm左右的倒土台。 开挖大面积线基坑时,沿坑三面同时开挖,挖出的土方装入手推车或翻斗车,由未开挖的一面运至弃土地点。 开挖基坑 (槽 )或管沟,当接近地下水位时,应先完成标高最低处的挖方
施工的地坪上,它将自行流动并找平地面,如果设计厚度 ≤毫米,则需借助专用的齿刮板稍加批刮。 随后应让施工人员穿上专用的钉鞋,进入施工地面,用专用的自流平放气滚筒在自流平表面轻轻滚动,将搅拌中混入的空气放出,避免气泡麻面及接口高差。 施工完毕后请立即封闭现场, 5 小时内禁止行走, 10 小时内避免重物撞击, 24 小时后可进行 PVC 地板的铺设。 冬季施工,地板的铺设应在自流平 施工
纹管以下用附着式振捣器振捣,其上分层用振捣棒振捣,振捣混凝土上一层时,应捣入下一层 50mm左右,但不得触及预应力孔道,振捣上一层混凝土应在下一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完成。 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泛气泡 ,表面泛出灰浆为宜。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设专人检查模板 、钢筋和预埋件。 模板漏浆或松动,及时采取措施补救;钢筋或预埋件移位应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前复位。 振捣棒正常运转后
倾倒 边搅拌。 为确保自流平搅拌均匀,须使用大功率,低转速的电钻配专用搅拌器进行搅拌,搅拌至无结块的均匀浆液,将其静置熟化约 3分钟,再短暂搅拌一次,加水量应严格按照水灰比。 水量过少会影响流动性,过多则会降低固化后的强度;将搅拌后的自流平浆料倾倒在施工地坪上,用自流耙子控制厚度,它将自行流动并找平地面;如设计厚度小于或 等于 4 毫米,则需借助专用的齿利板稍加批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