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
可靠。 建立健全安全监测信息发布管理制度,规定安全监测信息发布流程;配齐安全监测机房值班人员,保证安全监测机房 24 小时有人值班,并应确保监测主机超限声响报警功能正常。 当瓦斯超限时,应立即停产,迅速采取措施处理。 并及时将瓦斯超限的原因、处理情况、防范措施等反馈给公司调度室。 加强掘进工作面瓦斯管理,工作面要做到“三专两闭锁”和“双风机、双电源”并自动切换,保证完好、可靠。
险源监控设施进行检测检验。 9)一车间对事故氯吸收装 置确保完好有效。 液氯重大危险源的应急处置措施 1)液氯贮槽区及周围可能受到威胁的岗位应按有关规定配置一定数量的氯气捕消器、防毒面具及自给正压式空气呼吸气等防护设施,并确保完好有效。 2) 在电解与处理之间安装有事故氯吸收装置,以备应急之需。 3) 泄漏处置措施: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小泄漏时隔离 150m
楼设置会议室,实现应急救援基础数据存放、 事故损失快速评估与动态跟踪 、 指挥决策的快速反应 以及 事故趋势判断快速反馈 等功能。 **市冶金企业 生产安全 事故 应急救援 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1 工程概况 ( 1) 房屋装修 设计使用年限 50 年,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总装修面积 4500平方米。 ( 2) 消防设计 水源 室外消防栓消防水源来自市政消防给水管网
做好现场抢救和警戒工作。 在抢救时,应注意保护现场,因抢救伤员和防止事故扩大,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好标志。 第十八条 对有害物大量外泄的事故或火灾事故现场,必须设警戒线,抢救人员应佩戴好防护器具,对中毒、烧伤、烫伤等人员应及时进行抢救处理。 第 五章 事故报告程序 第十九条 事故发生后,公司应严格按《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第 493 号令)中的规定进行逐级汇报 第二十条
应急状态时,组织有关专家迅速对事件信息进行分析、评估,提出应急处置方案和建议,供指挥部领导决策参考。 根据事件进展情况和形势动态,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意见;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危害范围、发展趋势作出科学预测,为环境应急领导机构的决策和指挥提供科学依据;参与污染程度、危害范围、事件等级的判定,对污染区域的隔离与解禁、人员撤离与返回等重大防护措施的决策提供技术依据;指导各应急分队进行应急处理与处置
污染,或县级以上城镇水源地取水中断;发生在环境敏感区的污染物泄漏量为 15100吨,以及在非环境敏感区油品泄漏量超过 100吨,造成重大污染的事故; • 较大环境事故: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较大环境事故 : 发生 3人 — 9人死亡,或中毒(重伤) 50人以下;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地级行政区域纠纷,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影响; 3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发生在环境敏感区的污染物泄漏量为
谁从警、为谁执法、为谁掌权、为谁服务”这一根本问题,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思想观念,并落实到日常执法活动中,要求中队民警“向我看齐”并在工作中予以监督,为中队民警作出了表率。 其次注重强化民警职业道德教育,教育民警正确运用好手中的权利,始终把依法、公正、公平、公开办案原则以及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贯穿整个事故处理工作之中,自觉维护公安机关和 人民警察的形象。 三是加强和完善了执法监督制约机制。
解槽跳停事故: 1装置电解槽跳停。 停车 5个半小时;烧碱产量损失124吨,直接经济损失 30多万。 判定为厂级事故。 车间级 厂级 微机工误操作导致聚氯乙烯车间 1装置 3釜回收事故: 事故经过:微机操作人员发现操作失误 ,导致误出料。 事故造成直接损失 2154元。 判定为车间级事故。 事故的报告、调查与处理 事故的报告、调查与处理 — 事故报告
故障 仪表盘及线路 废热锅炉停车 7 甲烷提 纯系统 泄漏 法兰连接处 垫片损坏 火灾 8 乙二醇 反应系统 泄漏 法兰连接处 垫片损坏 中毒、爆炸、停车 六、应急组织机构 (一 )、应急指挥机构 组长: 谭华( 13505579807) 副组长: 关海燕( 13956831711) 张桂芬 13855773119 组员:、 罗红谋( 13965358297) 许 铁( 13866588044)
勘,以全面核实了解案情。 (3)由外围向中心查勘法。 即从事故现场四周向事故中心逐步收缩查勘的方法。 (4)分片分段查勘法。 适用于现场范围大或伪造的现场,可将其分为若干片或段,然后再逐一勘验。 另外,还应主动收集 和掌握第一手资料,综合分析事故产生的原因,准确判断及划分事故责任,公正合理地处理好车险赔案。 事故发生后,无论是机动车辆之间,还是车辆与固定的物体、或车辆与行人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