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
粗集料的最大粒径和公称最大粒径分别为( )和( )。 21.石料和集料可以采用相同的试验原理进行压碎试验。 22.工程上混凝土用砂按细度模数分为粗、中、细三类,细数模数依据试验用筛 6 个筛孔的( 累计筛余百分率 )用公式计算的。 23.石料的抗压强度是以标准试件在( 饱水 )状态下,单轴受压的极限抗压强度来表示的。 二 、判断题 1.两种集料的细度模数相同,它们的级配一定相同。 (
( ABCD) A、直击雷危害 B、静电感应 C、电磁感应 D、雷电波入侵 3 用于表征雷电基本特性的雷电参数为。 ( ABC) A、雷电流 B、雷电场 C、雷电频率 D、雷电压 3 车辆检测的方法有。 ( ABCD) A、磁性检测 B、超声检测 C、电磁波检测 D、热检测 3 常见的气象检测器有。 ( ABCD) A、温度检测器 B、湿度检测器 C、风速、风向检测器 D、雨量检测器 3
抗压强度: ( 1)立方体抗压强度:是根据规范测得的强度平均值; ( 2)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满足保证率要求的强度值; ( 3)混凝土强度等级:当上述标准值达到并超过某一规定强度等级时,以大写字母 C和该等级组合,就成为所谓该混凝土强度等级; 抗弯拉强度: 用于水泥混凝土板配合比设计指标; 影响混凝土力学强度的因素: 水灰比、集料特性、浆集比、养护条件 . 混凝土力学强度试验
段。 配制混凝土时,砂率的选定是根据( A粗骨料品种)、( B最大料径)和混凝土拌和物的( C水灰比)确定的。 4坍落度试验时,从开始装筒至提起坍落筒的全过程不应超过( )分钟。 4闪点是保证沥青( A 加热质量)和( B 施工安全)的一项重要指、标。 对粘稠石油沥青采用克利夫兰开口杯法,简称( C COC)法。 4沥青混合料中沥青含量的测 试方法有( A射线法)、( B离心分离法)、(
10℃ B .25℃ 8.试验测得沥青软化点为 ℃ ,试验结果应记为 B。 A .℃ B .81℃ C . 82℃ 用标准粘度计测沥青粘度时,在相同温度和相同孔径条件下,流出时间越长,表示沥青的粘度( A) A、越大 B、越小 C、无相关关系 D、不变 针入度指数越大,表示沥青的感温性( B )。 A、越大 B、越小 C、无相关关系 D、不变 1可用( AD )指标表征沥青材料的使用安全性。 A
率、饱和度、稳定度和流值为纵坐标,将试验结果绘制成沥青用量与各指标的关系曲线图; ② 根据稳定度、密度和空隙率确定最佳沥青用量初始值 OAC1:在图中取相应于稳定度最大值的沥青用量 a1,相应于密度最大值的沥青用量 a2,和相应于规定空隙率范围的中值的沥青用量 a3,取三者的 最大值 作为最佳沥青用量的初 7 始 值 OAC1; ③ 根据符合各项技术指标的沥青用量范围确定沥青最佳用量初始值
对其伸长率无影响。 ( ╳ ) 18.混凝土试块的组数越多,保证率系数越小。 ( √ ) 19.当粗集料最大粒径大于 60mm 时,不能采用回弹法测强。 ( √ ) 20.校验系数是评定结构工作状况的主要依据。 ( √ ) 五、简答题 简述用超声法检测浅裂缝时的条件要求。 答:( 1) 裂缝中无水和泥浆;( 2)裂缝预计深度≤ 500mm;( 3)与开裂方向平行的主钢筋距裂缝 倍裂缝预计深度。
无相关关系 D、不变 针入度指数越 大,表示沥青的感温性( B )。 A、越大 B、越小 C、无相关关系 D、不变 1可用( AD )指标表征沥青材料的使用安全性。 A、闪点 B、软化点 C、脆点 D、燃点 沥青类(三) 二、判断题 1.在用表干法测定压实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时,当水温不为 25 度时,沥青芯样密度应进行水温修正。 (√) 2.车辙试验主要是用来评价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
他工程每喷射50100m3或小于50m3的独立工程不得少于 1组 15 隧道衬砌混凝土 厚度 不小于设 计值 JTJ 0421994《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JTG E302020《公路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激光断面仪或地质雷达每 40m 测一断面 抗压强度 在合格标准之内 每工作班取抗压试件不少于 2组 抗渗 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抗渗混凝土每 50延米取 1组 16 水泥砂浆 稠度
0T 的余数)增加一根拉伸一根弯曲试样。 同厂家 同批号 石料 抗压强度 1 组 /同一料场 机制桥梁砼粗集料 碎石 压碎值、针片状、含泥量、筛分、小于 颗粒含量 集中机制, 1 组 /400 m3 砂 筛分、含泥量、细度 模数 1 组 /400 m3, 1 批 电弧焊 、气压焊、电渣压力焊 强度 1 组 /300 个, 1 批 同一焊,同类型 闪光对焊 强度、冷弯、 1 组 /300 个,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