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段
基层平台服务力度,促进充分就业。 以保民生、保稳定、促就业为目标,充分发挥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 障平台作用,重点针对我县失业人员、新成长劳动力、农村转移劳动力、返乡农民工等就业群体,帮助尽快得到就业援助。 我们将结合劳动者的特点和就业需求,组织开展相应的职业培训,积极向企业推荐,帮助其尽快实现就 19 业再就业,解决劳动者 “就业难 ”问题。 此外,我们还将根据用工企业需求
% 合格 2 矿料级配 级配范围 见附表 合格 3 稳定度 (kn) ≥ 8 合格 4 流值 (mm) 合格 5 孔隙率 (%) 合格 6 矿料间歇率 (%) ≥ 12 合格 7 沥青混合料饱和度 (%) 6070 合格 8 马歇尔试件毛体积密度 (g/cm3) 9 真空法最大理论密度 (g/cm3) 9 10 残留稳定度 (%) ≥ 80 合格 11 动 稳定度 ≥ 1000 2502 合格
生产经理:徐红 安全第一责任者 项目经理:刘灿 12 安全保证体系 安全控制措施 高边坡作业 注意观察,发现有滑移、坍塌迹象时,应立即采取措施。 所有高边坡的施工必须 13 提前做好截水沟和排水沟,截断山体水流。 排水设施必须与实际地形和临近的沟渠顺接,确保雨季排水畅通,不积水。 为防止水流下渗和冲刷,截水沟进行严密的防渗和加固,地质不良地段和土质松软、透水性较大或裂缝较多的岩石路段
( 4),按设计规定的夯击次数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夯点的夯击; ⑤换夯点,重复上述步骤( 2)至( 5),直到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 ⑥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并测量场地高程; ⑦在规定的间隔时间后,按上述步骤逐次完成全部夯击遍数,最后用低量满夯,将场地表层松土夯实,并测量夯后场地高程;根据上述强夯施工顺序,在最后一遍点夯夯击完成后,用推土机将夯坑填平。 满夯夯击能为 1000KN/m
石;基床底填应采用A、 B 组填料;基床以下填料选用 A、 B 组填料或 C 组填料,但要求不含细粒土、粉砂和软块石土。 路堤 基床以下部分填料中碎石最大料径 不得大于 , 基床底层填料中碎石最大料径 不得大于 6cm, 并且要求大小级配良好的非风化石。 填筑前应对 材料来源 进行取样检验;填筑时应对运至现场的填料进行抽样检验。 当填料土质发生变化或更换填料时应重新进行检验
方面积,根据压实度1000m2 检测两点检测压实度,选择三个断面( 9 个点)检测压实度,压实度如果满足基床以下路基填筑设计要求,测量其压实高程,并记录测量数据。 如果压实度检测不合格,根据实测压实度与规范要求压实差值大小再进行碾压,初步确定 2 遍,第一遍强振,第二遍静压。 然后按试验检测标准选择三个断面( 9 个点)检测压实度,压实度如果满足基床底层填筑设计要求,测量其压实高程
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本企业 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本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环境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职业安全健康、环境管理手册 编制原则 ( 1)严格按照 验收规范、操作规程施工,严格管理、科学组织,保证工程质量达优。 ( 2)加强现场生产管理,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和劳动生产率。 ( 3)合理安排施工计划,组织各分项工程交叉作业。 ( 4)充分把握本次试验过程
和重叠宽度控制在 50cm 以上。 粉碎、拌和时进行质量检验(筛分、EDTA滴定法)并根据检验结果适当调节拌和遍数。 拌和完成的标志是混合料色泽一致,没有灰团,灰条,且水份合适均匀。 当拌和料粒径在规定值( 15mm)以下时,应立即检测 水泥 剂量,采用 EDTA 滴定法快速测定。 若 水泥 量不足,需及时补撒 水泥 ,然后重新拌和至符 合要求。 路基填料的最大粒径应符合规范要求。 水泥
发展试点,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在返乡创业促扶贫发展、转型脱困、产城融合等方面 ,积极探索新路径。 二是统筹做好困难群体就业。 大力支持和鼓励用工企业开展岗前培训,提升技能水平;组织由创业意愿的劳动者参加创业培训,提高创业成功率。 坚持向城镇转移就业、扶持就近就地就业和自主创业三结合,多渠道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 三是加大基层平台服务力度,促进充分就业。 以保民生、保稳定、促就业为目标
制在 3km/h,根据以往经验,一般振四遍时沉降量已很小,所以从第四遍振动开始观测。 每振一遍测量测点高程并记录。 计算压实厚度、压实沉降值,填入《填石路基试验段成果汇总表》,直到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为止。 通过记录表可得出,当振压 7遍时,采用 YZ18F振动压路机检验,两遍振动后,路基压实沉降值已≤ 2mm(试验 数据见附表:填石路基沉降板检测压实度试验报告单)压实度已符合规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