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
公益目的, 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 19 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根据定义可以得出事业单位的必备条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经济活动要有法律来保障。 但是法律无法解决经济活动中的一切问题,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还需要人们在经济活动中遵循诚实、守信等道德规范,在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 同时
件,货款计 8000 元。 借:经营收入 8000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 1360 贷:银行存款 9360 5 某实行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以银行存款预付半年书报费 600。 借:待摊费用 600 贷:银行存款 600 5 以银行存款 支付上季度银行借款利息 800 元 借:预提费用 800 贷:银行存款 800 5 某事业单位收到财政部门拨来的 A 专项工程款 800000 元。 借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5 页 共 10 页 资产核算。 购建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记帐。 固定资产借款利息和有关费用,以及外币借款的汇兑差额,在固定资产办理竣工决算之前发生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价值;竣工决算之后发生的,计入当期支出或费用。 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同类资产的市场价格或者有关凭据确定固定资产价值。 接受捐赠固定资产时发生的相关费用
行政策规定执行,留待日后的制度改革和机制创新统筹解决。 这次建立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制度,主要是明确基本原则、基本框架、基本管理问题,在制度规范方面,全市各级各类事业单位是统一的。 同时,考虑到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不同层级事业单位的特点,实行分级分类管理,按照行政管理体制的分级管理,规定不同层级的核准权限,由各区县、各部门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结合 建立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制度
16 页 第十八条 事业单位购置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的资产,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政府采购的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使用包括单位自用和对外投资、出租、出借、担保等方式。 第二十条 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资产购置、验收、保管、使用等内部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应当对实物资产进行定期清查,做到账账、账卡、账实相符,加强对本单位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等无形资产的管理
交的税金。 (三 )净资产类 第 301号科目 事业基金 ,主 要包括滚存结余资金等。 本科目应按核算的业务内容下设 “ 一般基金 ” 和 “ 投资基金 ” 两个明细科目。 “ 一般基金 ” 主要用以核算滚存结余资金; “ 投资基金 ” 用以核算对外投资部分的基金。 ,单位应将当期未分配结余转入本科目,借记 “ 结余分配 ” 科目,贷记本科目 (一般基金 )。 对于项目已经完成的拨入专款结余
下列支出项目,按照规定的范围、标准扣除: (一)事业单位凡执行国务院规定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制度的,按照规定的工资标准在税前扣除,超过规定工资标准发放的工资不得在税前扣除;经国家有关主 管部 门批准,实行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的事业单位,经税务机关批准,可在工效挂钩办法核定的工资标准内,按实际发放数在税前扣除;按工效挂钩办法核定的 工资标准提取的工资额,低于当年实际发放工资额的部分
的规定违反法律和国家政策的,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应责令改正。 第五章 结余及其分配 第二十条 结余是指事业单位年度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 经营收支结余应当单独反映。 第二十一条 事业单位的结余 (不含实行预算外资金结余上缴办法的预算外资金结余 ),除专项资金按照国家规定结转下一年度继续使用外,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职工福利基金,剩余部分作为事业基金用于弥补以后年度单位收支差额;国家另有规定的
36. 事业单位要严格按照岗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按照不低于国家规定的基本条件的要求聘用人员。 对确有真才实学,岗位急需且符合破格条件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破格聘用。 37. 尚未实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的事业单位,应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意见的通知》和《试行办法》、本实施意见及行业指导意见的精神,抓紧 进行岗位设置,实行聘用制度,组织岗位聘用。
元,图书 ,其他。 来自 载 (二)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国有资产管理意识淡薄 资产配置不合理、使用率低 财产清查不到位,家底不清 国有资产处置随意性 国有资产收益管理不规范 来自 载 四、国有资产分级监管与单位内部分工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历程 1988年 8月 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以行使全部国有资产的管理职能。 1993年 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