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
用菌螨虫也称菌虱、菌蜘蛛、菌螨,可为害多种食用菌。 食用菌接种初期发生菌螨为害,接种块的菌丝首先被咬,常不见菌丝萌发;稍后,菇螨为害会引起菇蕾萎缩死亡。 在子实体上发生菇螨为害,被害部位变色或出现孔洞,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 菇螨虫体小,肉眼不易看清,容易为害菌菇。 因此,在食用菌栽培管理中要及时防治菇螨。 在食用菌接种后 7 天左右,将有色薄膜盖在料面上 510 分钟
、蒸馏水法适用于平菇、金针菇、香菇的苗种。 针菇菌种先将八成熟待保藏试管菌种移入接种箱内灭菌后,用注射器从试管栓内注入蒸馏水,将培养基面全部淹没至管口 2 厘米为止。 管口用矿蜡封闭,常温下置于阴凉处立放可以保藏 1。 耳菌种,用 150 毫米米的指型管将培养至七分熟的固体或半固体试管种在接种箱内无菌操作下,放人 25 毫米200 毫米的大试管内,向大试管内注入蒸馏水至管口 1 厘米处
霉是食用菌栽培中的主要病害,可采用以下 10 种方法及时进行防治处理:1、降低菇房温度和湿度,加大通风量,并用草木灰覆压霉菌处,防止霉菌孢子飞扬传播。 2、先用 3%的来苏儿溶液或 3%的甲醛溶液室内喷熏,再用 1%的高锰酸钾溶液清洗霉菌处。 3、在霉菌处撒上高锰酸钾颗粒后,喷水于霉菌外围。 4、取生石灰 9 份、多菌灵 1 份与适量水混合洗刷霉菌处。 5、用 5%的石灰水浸泡霉菌
1、种是主要的生物资源,也是食用菌生产首要的生产资料。 一个优良的菌种被选育出来以后,必须保持其优良性状不变或尽可能地少变慢变,才不至于降低生产性能,能长期在生产中使用。 因此,菌种保藏在食用菌生产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菌种保藏原理菌种保藏的方法很多,但原理大同小异。 首先要挑选优良纯种。 利用微生物的孢子、芽孢及营养体;其次,根据其生理、生化性,人为创造低温、干燥或缺氧等条件
1、帐式塑料接种棚用 3 米宽、米厚的农用塑料薄膜制作,接种棚的规格为长 3 米、宽 3 米、高 3 米。 先剪取 长的塑料薄膜作为 3 米见方的接种棚围墙,另取 3 米长的薄膜作为棚顶。 然后用塑料封口机或电烙铁将两块薄膜沿边封好,在棚的一侧留有一条掩合的交接线,作为接种棚的门,同时在接种棚 4 个顶角各系一条绳子,便于吊挂。 用前先清理接种场地。 将棚高改为 ,余下的 折向棚内。
1、道鲜美,除鲜食,加工成干品,或盐渍、罐藏外,还可以深加工开发利用,制成各种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蜜饯、调味品、糖果、酒类等,这对进一步提高食用菌的经济效益大有裨益。 下面介绍几种食用菌加工成蜜饯的方法。 一、小白平菇蜜饯1、配方:鲜品小白平菇 80 公斤,白砂糖 45 公斤、柠檬酸 斤。 2、选料:选入八九分成熟,色泽正常。 菇形完整、无机械损伤,朵型基本一致,无病虫害
1、用集约化技术栽培平菇、蘑菇、香菇等食用菌,可实现食用菌生产的高产、高效、优质、低耗。 厂地集约化蘑菇栽培有多种栽培方式,在寒冷的冬季,采取室内加温栽培最为合适;室内加温方式有管道暖气、煤炉等,而考虑到成本和实用性,采用煤炉加温最有效,该装置适合比较寒冷的地区,可实现成本低,升温快,操作便利;在低温季节栽培平菇等食用菌,病虫危害轻,杂菌污染率低,高产稳产性能好,菇体盖大、盖厚,柄短,色质好
菇 高温蘑菇“夏菇”系浙江省农科院园艺所科研人员通过攻关研究,于年选育出的国内首个适合于夏季栽培的高温型四孢蘑菇新品种,原名“浙该品种填补了我国夏季蘑菇栽培品种的空白。 高温蘑菇出菇期正值各种食用菌淡季,鲜蘑菇供应断档,价格比旺季时高倍。 已在浙江、江苏、上海、福建、广东、新疆等多个省市推广。 该品种已于年月通过品种认定。 嵊州市农科所根据我市的气候条件于 1999 年引进该品种进行试种
1、用对人畜无害、无毒的化学物质,用于浸泡或喷洒在菌类表面,以达到延长菌类新鲜的目的。 化学保鲜具有方法简单,成本投入低,保鲜程度高等诸多优点。 一、氯化钠(即食盐)保鲜:将鲜采的平菇、凤尾菇等经整理后浸入 盐水中约 10 分钟,沥干后装入塑料袋贮藏能保鲜 5。 二、焦亚硫酸钠喷洒保鲜:将新采收的平菇摊放在干净的水泥地面上,向菇体喷洒 亚硫酸钠水溶液,并翻动菇体,使其均匀附上药液
1、、贮存前干燥。 食用菌的干燥主要是去除细胞间的游离水。 为了便于贮藏,一般要求干品的水分控制在 10采用自然干燥或人工干燥的方法,其干燥过程是物料中水分汽化的过程,即水分子吸收能量从液态变为汽态。 人工干燥主要是对流干燥,所需热量是通过空气或加热干气流的连续或间歇接触而获得,同时依靠这些气流带走物体中蒸发出来的水分,达到物料干燥的目的。 应该注意的是食用菌干燥过度后,干品的含水量过低则硬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