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
1、、链孢霉。 又名脉孢霉。 无性阶段属丝孢目,球壳菌科;有性阶段是一种子囊菌。 危害菇的是粗糙脉纹孢霉和面包脉纹孢霉。 菌丝白色,疏松,有分枝和隔。 分生孢子梗为双叉状分枝。 分生孢子串生,球形至卵圆形,桔红色或粉红色。 子囊壳簇生或散生,近球形或卵形。 子囊圆筒形,内有 8 个子囊孢子。 链孢霉分布广泛,空气、土壤、腐烂植物、谷物等可传播。 培养料过湿和棉塞受潮时严重发生。
讲究添加方法营养液的添加通常有三种方法:喷施、浸泡、和灌穴。 喷施营养液的时间以子实体大量出现是为宜。 喷施时应注意喷头不要正对着子实体,同时要注意“四不喷”:免其“肿死”;免引起细菌性病害;泡法主要用于袋栽的食用菌。 在采收 12 茬菇后,栽培袋会出现缺水状态,可将菌袋放在配置好的营养液中浸泡,浸泡时间的长短以恢复到原重的 80%为宜。 灌穴法主要在菌床栽培法上使用。 其方法是:菌床上按 10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养料中的养分消耗殆尽。 在这两个时期及时追施肥料,能显著提高食用菌的产量,改善品质。 新鲜干猪、牛粪粉碎,用石灰水清液预湿堆制 15 天,加 50肥泥和少量草木灰拌匀,在产量急剧下降或出现死菇时,结合清理床面剔除老根,将其撒施于床面。 经过腐熟晒干的草料,加 100 倍水煎取汁液,冷却后喷洒,可使食用菌生长健壮。 棉籽加水 10 倍煎汁,冷却后加清水 3 倍使用。 尿
1、常见贮藏期害虫种类:为害食用菌干制品的主要害虫有两个目 10 种,其中包括鳞翅目小蛾类的两个科4 种;鞘翅目 4 个科 6 种。 它们是:(1)鳞翅目小蛾类的害虫有:粉斑螟蛾、地中海粉螺、烟草粉螟和印度谷蛾;(2)鞘翅目甲虫类的害虫有:赤拟谷盗、杂拟谷盗、锯胸谷盗、脊胸露尾虫、长角扁谷盗,烟草虫甲。 2贮藏期害虫的传播途径:(1)仓库加工场所不卫生,本来就有潜伏仓虫,由于未注意防除
1、养丰富,鲜美可口,是一种名贵的食用菌,有真菌之花和菌中皇后之美称。 一、生物学特性1、形态。 竹荪又叫竹参、竹笙、仙人笙、竹姑娘和竹鸡蛋等,属担子菌纲,鬼笔目,鬼笔科,竹荪属。 竹荪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构成,菌丝体初为白色,绒毛状,后逐渐加粗成线状,最后膨大为菌素。 幼龄的菌丝体颜色洁白,培养时期长可变为粉红色、淡紫色或黄白色。 子实体由汤盖、菌裙、菌柄和菌托四部分组成。 2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食用菌因品系不同,栽培方式各有所异,一般可分为三大类 1. 段木栽培法。 就是将天然木料砍伐下来,经过简单处理后直接接种,培养管理。 适合栽培的食用菌有香菇、银耳、黑木耳、毛木耳、平菇、滑菇等木生食用菌。 2粪草栽培法。 它是利用禽畜粪便及各种秸秆进行堆制发酵,作为培养料,进行接种栽培的,如双孢蘑菇、草菇、大肥菇等草生、粪生食用菌。 3代料栽培法。
菇“怪胎”早预防畸形菇通风不顺畅、菇室二氧化碳含量超过 ,易出现畸形菇。 出菇部位过深,在粗土缝间长出的菇也往往呈畸形。 应重点注意菇房的通风换气。 水锈斑菇菇房内及培养料表面喷水后没有及时通风换气,菇房湿度过大,蘑菇表面出现小水滴,时间一长,会形成铁锈色的斑点。 所以,每次喷水后应打开门窗 30 分钟至 60 分钟通风换气。 空根白心菇喷水太少,覆土层较干燥,子实体得不到充足的水分
1、用菌种是指人工培养的食用菌纯菌丝体,通常分为母种、原种和栽培种。 母种是通过严格筛选,确认为生产上有价值的纯菌丝体。 母种用试管斜面培养基培养,又称试管种或一级种。 母种再扩繁转移到木屑或谷料培养基上所得到的菌种,称为原种或二级种,培养容器多用罐头瓶或菌种瓶。 由原种再扩繁的菌种称栽培种或三级种,可直接用于生产栽培。 一、常用的是 养基,配制方法是:取无病害的马铃薯数个,洗净去皮,切成薄片
1、、温差刺激法菌床白天盖膜升温,傍晚或早晨揭膜降温。 在菌丝生长前期相对湿度保持在70%以下,后期保持在 85%90,可利于子实体的形成。 二、药物刺激法配制培养料时,适当加入磷酸盐(磷酸二氢钾、过磷酸钙)、硫酸盐(硫酸镁、硫酸钙)、维生素 B 等,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在菌丝生长后期将三十烷醇喷于培养料面,可促进菌丝生长。 一般可增产 1015。 三、搔菌法当菌丝长满培养料面时
1、、干热灭菌。 由于一般玻璃用具,培养皿、吸管等将灭菌材料。 用报纸包好后,放入烘箱中。 使温度逐渐升至 150160保持 2 小时后,关闭电源。 使缓慢冷却。 (降温太快时玻璃易碎)即灭菌完毕。 2、湿热灭菌。 、常压法常压灭菌是用蒸汽锅(或普通锅)蒸的方法。 温度达到 100起一般需要 46 小时,温度不超过 100时,根据灭菌量的多少,一般保持在824 小时。 即可达到无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