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革命
⑵该事件之后出现了什么政局。 情境材料二: 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 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 《四月提纲》 ⑴材料中的“革命第一阶段”和“革命第二阶段”各是什么性质的革命。 各自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⑵“革命第一阶段”是如何完成的。 “革命第二阶段”后来又是如何完成的
2) 内容:提出 从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 转变得任务; 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争取以 和平的方式 取得政权。 (三) 七月事件 —— 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和平夺权没有可能 概况 结果:确立武装起义的方针。 ● 理解: 二月革命后列宁曾经设想革命有和平发展的可能,但在七月事件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高压政策使革命和平发展没有可能,这是采取暴力手段的 直接因素
治、思想、外交等方面分析。 革命经过 电脑平台展示图片《阿芙乐号巡洋舰》《攻 打冬宫》 分析课本“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历史纵横】【学思之窗】 二月革命后俄国面临怎样复杂的形势。 《四月提纲》为俄国指出什么道路。 七月流血事件的发生说明了什么问题。 苏维埃政权是如何巩固的。 俄国为什么退出一战。 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有何区别。 通过讲述十月革命的进程,使学生认识:无产阶级政党的路线、方针
了帝国主义统治, 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鼓舞 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一、新时代的曙光: 1870年 — 1924年 列宁的口号 结束战争, 土地 归农 民 权力归苏维 埃, 工作 归 失 业 者. •列宁 1870年生于教师家庭,幼时聪明活泼,中学时代曾因品学兼优获取金质奖章 . •17岁入读大学法律系,进校的第一学期就因参加学运被捕并被学校开除。
2、尼宫”这些关键词,能够搜到的历史事件是A俄国农奴制改革 B第一次世界大战C俄国十月革命 D 会主义经历了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再由理论到现实的发展过程。 下列各项中,第一次实现社会主义“由理论到现实”的史实是( )A欧洲工人运动的兴起 B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C巴黎公社的成立 D )A粉 碎了国内外反革命叛乱 B 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C苏联由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 D实现现代化的独特道路,对
界现代史 )的开端。 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 对俄国 、对世界历史进程 、对人类历史各有怎样影响。 社会主义革命应该发生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取得胜利 —— 马克思 思考 :列宁在十月革命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①《 四月提纲 》 为革命指明方向。 ②为布尔什维克党制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 ③亲自领导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④担任苏维埃政府主席,领导了捍卫苏维埃政权的斗争。 红场上,人们排成长
七月流血事件:标志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结束。 (和平过渡失败) 十月革命的胜利: 1917年 11月 7日,革命爆发,推 翻了克伦斯基为首的临时政府,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 工农苏维埃政府。 ——(暴力胜利) 罗曼诺夫王朝 1613~ 1917 1613年 1月在缙绅会议上,推举罗斯托夫总主 教菲拉列特的儿子米哈伊尔 罗曼诺夫为沙皇,是为罗曼诺夫王朝之始。 罗曼诺夫王朝长达300余年
产资料所有制,建立社会主 义经济制度 军事上: 组建红军,粉碎国内外敌人对苏维 埃的进攻 外交上: 结束同德奥集团的交战状态,签订《 布列斯特条约 》 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讨论思考: 请同学们根据措施的内容,结合教材, 说出它的历史作用 共产国际的 建 立 时间 1919年 3月 地点 莫斯科 纲领 《 共产国际行动纲领 》 性质 是各国共产党的联合组织,是统一的 世界性共产党,各国共产党都是它的
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覆灭。 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任务决定的 ) 二月革命后革命形势的发展 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形成 《 四月提纲 》 的发表 七月事件的发生 革命策略的变化和新的革命的准备 十月革命的胜利 ( 1) 十月革命的胜利 11月 6日 ,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开始 , 资产阶级政府首脑克伦斯基逃跑。 7日上午 ,《 告俄国公
经济 思考:应如何正确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它最大限度地动员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为保卫苏维埃国家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前提。 但是,这种政策是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为战胜国内外敌人而采取的应急措施,并非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必经阶段。 它也不利于调动工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可能引导苏俄人民建成社会主义,更不可能由此而过渡到共产主义。 思考:在帝国主义包围和干涉下,在那么困难的条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