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革命
包围城市 ,经过长期的艰苦斗争 . 社会主义革命 :苏联是暴力的十月革命 ,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没收资本主义企业。 中国是在掌握政权情况下对资产阶级进行和平改造和赎买 .两者都对农业实行集体化 ,苏联用强制和行政手段 ,中国循序渐进 ,自愿互利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 社会主义建设 :苏联和中国都是以重工业为中心 ,忽视轻工业和农业 .苏联形成斯大林体制 ,积重难返
采取的另一个重大举措。 爱沙尼亚; 拉脱维亚; 立陶宛; 白俄罗斯 ; 乌克兰; 摩尔达维亚; 俄罗斯联邦 ; 格鲁吉亚; 亚美尼亚; 阿塞拜疆; 1哈萨克斯坦; 1土库曼斯坦; 1乌兹别克斯坦; 1塔吉克斯坦; 1吉尔吉斯斯坦。 苏联国旗 苏联国徽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 苏联 ,由 15个苏联加盟共和国组成, 1922年 12月 30日成立, 1991年 12月解体。
“ 政府 ” 分别指 A. 俄国共产党 沙皇政府 B. 俄国共产党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 布尔什维克党 沙皇政府 D. 布尔什维克党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 “ 偶然事件 ” , 是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发动的一次 “ 成功的政变 ”。 这次 “ 政变 ” 的直接目的是 A. 建立工兵代表苏维埃 B. 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 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D. 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 里德是十月革命的亲历者
( 2)结果:成立了以列宁为首的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宣告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一、背景 二、过程 三、意义 :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 ( 1)冲破世界帝国主义阵线,在俄国推翻了资产阶级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榜样,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 ( 2)为殖民地
面的特点 是:权力高度集中于党中央的最高领导机构。 党政不分,党领导甚至包办了一切,民主法制被忽视,干部由上级委派,对上级负责,领导终身任职,基本上不受群众监督。 权力越来越集中于个人手里,最后形成个人高度集权的体制和制度。 斯大林模式的评价(利弊) 利: 在初期的建设中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为后来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弊:
上把握社会主义运动形成发展的脉络和演进规律:理论产生→革命实践→制度建立;二是要探究认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发展规律,归纳整理十月革命中 的重大举措,认识其阶段性。 2.结合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分析其爆发的必然性。 3.从不同角度比较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4.结合十月革命的伟大影响,比较十月革命前后俄国和世界形势的变化。 【 小资料 】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命运周折 圣彼得堡的涅瓦河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