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钟
3 放置元件 根据实际电路的需要,到元件库中找出所需的元件,然后用元件管理器的 Place 按钮将元件放置在工作平面上,再根据元件之间的走线把元件 7 调整好。 ① 元件属性 : Lib Ref(元件名称): 元件符号在元件库中的名称。 在放置元件是 , 必须输入。 ② Footprint: 元件的外形名称。 一个元件可以有多重外形 , 也就是多种封装形式。 元件的封装形式主要用于印刷电路板图。
9 读忙标志或地址 0 1 BF 计数器地址 10 写数到 CGRAM 或 DDRAM) 1 0 要写的数据内容 11 从 CGRAM 或 DDRAM 读数 1 1 读出的数据内容 表 3 字符控制命令说明: 通过指令编程来实现 1602 液晶模块的读写操作、屏幕和光标的操作。 (其中 1 为高电平、 0 为低电平) 指令 1:清显示,将指令码 01H 复位到地址 00H 位置。 指令 2
买所需要的元器件 (元器件应考虑裕量 )。 接着把元器件焊接到各个功能电路的模块上,并结合程序进行调试。 最后将各个功能 的电路程序组合起来,然后再进行总体调试直到成功。 本设计能达到以下结果: 1)显示年、月、日、星期等日历相关信息。 通过按键设置年月日和星期,还具有秒表的功能。 单 片 机 时钟日期 按键操作 输入输出 显示时间日期 退出模式 第二章 总体方案 5 2)掉电后时钟芯片正常运行
无论是从世界范围或是从全国范围来看,使用最为广泛的应属 MCS51 单片机。 单片微型计算机市指集成在一个芯片上的 微型计算机,也就是把组成微型计算机的各种功能部件,包括 CPU、随机存储器 RAM、只读存储器 ROM、基本输入 /输出接口电路、定时器 /计数器等部件都制作在一块集成芯片上,构成一个完整的微型计算机,从而实现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功能。 89C52 单片机是在一块芯片中集成了 CPU、
器 周 期P 1P 2A L E读 操 作 码空 读 3 次S 1 S 2 S 3 S 4 S 5 S 6第 2 机 器 周 期8 二、 P89V51RD2的时钟电路、时间单位与时序 标准模式( X1模式): T机 =12/fosc 时钟加倍模式( X2模式) : T机 =6/fosc 这一模式只能 加倍 内部 系统时钟和 内部 的 flash存储器。 标准模式( X1) 时钟加倍模式(
程序 LINE 设定显示屏的主要参数 .让时间显示在上一行且只显示一个时分秒,如“ 12: 12: 12PMXQ1”,不造成显示多个的后果。 NCD 为常函数表,将 0 A、 P、 M、 X、 Q 数字 和字母 依次存放到以左边标号为起始地址的存储单元中。 TIME 中就是将时分秒的十位、各位分别赋予 R0, 还有判断 50H 中是 00H 还是 0FFH,如果是 00H 就显 示上午 AM
效,用完成单片机的复位初始化操作。 XTAL1 和 XTAL2:外接晶体引线端。 当使用芯片内部时钟时,此二 引线端用于外接石英晶体和微调电容;当使用外部时钟时,用于接外部时钟脉冲信号。 P0 口: P0 口为一个 8 位漏极开路双向 I/O 口,当作输出口使用时,必须接上拉电阻才能有高电平输出;当作输入口使用时,必须先向电路中的锁存器写入 “ 1” ,使 FET 截止,以避免锁存器为 “ 0”
A MOV R0,A LCALL LINE1 LCALL DELAY MOV R0,32H LCALL LINE1 LCALL DELAY 多功能时钟程序设计 11 MOV R0,10 LCALL LINE1 LCALL DELAY MOV A,31H SWAP A MOV R0,A LCALL LINE1 LCALL DELAY MOV R0,31H LCALL LINE1 LCALL
**************/ // Start ifndef __DELAY_H__ //作用:防止 被重复引用 define __DELAY_H__ /*uS 延时函数 */ extern void DelayUs(unsigned char t)。 //全局函数申明 /*mS 延时函数 */ extern void DelayMs(unsigned char t)。 //全局函数申明
飞速提高,处理能力比起80 年代提高了数百倍。 目前,高端的 32 位单片机主频已经超过 300MHz,性能直追 90年代中期的专用处理器,而普通的型号出厂价格跌落至 1 美元,最高端的型号也只有 10 美元。 当代单片机系统已经不再只在裸机环境下开发和使用,大量专用的嵌入式操作系统被广泛应用在全系列的单片机上。 而在作为掌上电 脑和手机核心处理的高端单片机甚至可以直接使用专用的Windo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