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恒定律
镁 +氧气 氧化镁 点燃 完全燃烧后称量留下固体的质量比反应前镁带的质量还要轻。 如何解释 在实验中,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为什么不相等呢。 实验 5- 1: 在开放容器中 : 盐酸 + 碳酸钠 → 氯化钠 + 水 +二氧化碳 M1 M2 原因: 坩埚钳上残留一部分氧化镁。 实验过程中随白烟跑走一部分氧化镁。 实验 5- 2: >实验 5- 1小结: 盐酸 + 碳酸钠 → 氯化钠 +
之外的其他的力做功的代数和为零。 表达式 :( 1) ΔEp减 =ΔEk增 (或 ΔEp增 =ΔEk减 ) ( 2) E2=E1( ) 1122 pkpk EEEE +=+探究活动: 有除重力以外的其他力做功,机械能如何变化。 离开飞机后的开始一段时间内降落伞没有打开,将自由下落,此时机械能守恒吗。 应用 一:判断物体的机械能是否守恒 ,此时机械能守恒吗。 生活中的实例 车站
A C 练一练 A O G F C L θ h Lcosθ 把一个小球用细绳悬挂起来,就成为一个摆。 摆长为 L,最大偏角为 θ。 小球运动到最底位置时的速度是多大。 【 例 】 cosLL )co s1( L解: 以最低点为零势能面 221)c o s1( mvm g L )c o s1(2 gLv)co s1(1 m g LE22 21 mvE
残留一部分氧化镁。 实验过程中随白烟跑走一部分氧化镁。 实验 5- 2: >实验 5- 1小结: 盐酸 + 碳酸钠 → 氯化钠 + 水 +二氧化碳 M1 M2 在密闭容器中 实验 5- 2小结: = = 在密闭容器中 镁 + 氧气 → 氧化镁 M1 M2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质量守恒定律 概念要点 :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并 不是
D错误 . 答案: C 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的方法 (1)利用机械能的定义判断:分析动能与势能的和是否变化 . 如:匀速下落的物体动能不变 , 重力势能减少 , 物体的机械能必减少 . (2)用做功判断:若物体或系统只有重力 (或弹簧的弹力 )做功 , 或有其他力做功 , 但其他力做功的代数和为零 , 机械能守恒 . (3)用能量转化来判断:若物体系统中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遍的功和能关系的表达式。 12 EEW 外( 3) 重力 、 弹簧弹力以外其它力做功的过程 , 其实质是其它形式的能与机械能相互转化的过程。 例 . 质量 103kg的汽车开上一山坡。 汽车沿山坡每前进 100m,其高度升高 2m。 上坡时汽车速度为 5m/ s,沿山坡行驶500m后速度变为 10m/ s。 已知车行驶中所受阻力大小是车重的 0. 01倍 ,试求:(
子弹不穿出木块的长度: 2021 2Sd vmMfMmSS 相 例 子弹以一定的初速度射入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中,并共同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子弹克服阻力做的功等于木块动能的增加与摩 擦生的热的总和 B、木块对子弹做功的绝对值等于子弹对木块做的功 C、木块对子弹的冲量大小等于子弹对木块的冲量 D、系统损失的机械能等于子弹损失的动能和子弹 对木块所做的功的差 A
1、功能关系1将同一物体分两次举高,每次举高的高度相同,那么 ()A不论选什么参考平面,两种情况中,物体重力势能的增量相同B不论选什么参考平面,两种情况中,物体最后的重力势能相等C选不同的参考平面,两种情况中,重力做功不等D选不同的参考平面,两种情况中,重力做功相等解析:参考平面的选取不同,高度不同,重力势能不同,但不会影响高度变化的数值和重力势能的变化,所以选 A
1、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如图实6 所示是用自由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得到的一条纸带,我们选 面举出一些计算打 N 点时纸带下落速度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T 为打点周期 ) ()图实6AN 点是第 n 个点,则 vN 点是第 n 个点,则 vNg(n 1)TCv N12TDv N1 12体下落的实际加速度小于 g,不能采用公式 v算打 点的速度为 段的平均速度,v N ,C
结合实验条件思考和作出分析: ⑴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及其他变化; ⑵ 实验中观察到的质量变化情况。 实验记录: 实验方案 往装有石灰石的锥形瓶中滴入盐酸 【实验 49】往装有硫酸铜的溶液的锥形 瓶中滴入氢氧化钠 【实验 47】锥形瓶瓶塞玻璃管与大气相通 【实验 48】锥形瓶瓶塞玻璃管上缚上气球 实验现象 反应前总质量 反应后总质量 分析 合作交流: 分析比较两个方案的实验结果,能得到什么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