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
下原则: 先粗后精、 先面后孔、 先近后远、内外交叉、基面先行。 划分加工工序应遵循保持精度原则和提高生产效率原则。 压缩机箱盖的制造也必须遵循以上原则,所以工序的安排是先准备压铸好的毛坯,尽可能选择适当大的面铣刀铣面,以避免有接刀痕,然后加工孔 . 零件材料的选择 该零件是压缩机内部零件,所以硬度要求比较高,选用硬度比较高的材料,零件毛坯采用压铸的方法制造,所以选用 A380 铝合金材料。
的增加而减少。 VL随 IL的变化关系称为输出特性或是外特性。 当 C值一 定 时 且空载电压 VL=; 当 电容 C=0 时,即纯阻 性 负载时, VL=。 在整流电路 通过 电容滤波, 会因为 电容 C充电的瞬时电流 值过大 , 容 易 使得 二极管 损坏 , 所以 在选 则 二极管 时,其 最大整流电流参数要 保 留有 充足 的余量,一般都需要 2~ 3 倍的 IL。 因为 负载电流
业对较高层次的第一线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将明显增加。 而借助国外的发展经验来看,当进入产业布局、产品结构调整时期,与产业结构高度化匹配、培养相当数量的具有高等文化水平的职业人才,成为迫切要求。 而对于数控加工专业,不仅要求从业人员有过硬的实践能力,更要掌握系统而扎实成都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3 的机加理论知识。 因此,既有学历又有很强操作能力的数控加工人才更是成为社会较紧缺、企业最急需的人才。
tconv=10us,转换完毕, EOC上升。 CS下降,转换结果的 MSB位 B11输出到 Dout供读数。 MSB位 D7送到 Din,在 CS下降之处, tSU时间处由 CLK上升将 Din数据移入输入寄存器。 ,将 AD结果的 B10位输出到 Dout。 上电时,第一周期读取的 Dout数据无效,应舍去。 74HC573 74HC573 概述 74HC573 是一款高速 CMOS 器件,
6 结论与展望 本文结合各种新技术设计出一种基于单片机芯片 STC89C52 的数控直流恒流源。 对该恒流源的测量结果表明,该恒流源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度,基本满足设计要求。 具体的研究成果和结论如下: ,具体包括 A/D 转换电路的设计,键盘输入及输出显示等。 该恒流源实现了键盘输入预置值, LCD 显示输出预置值和实际输出值的功能 ,精度和稳定度都比较高。 PWM 控制算法
机床不发生碰撞 2)尽量减少换刀时的空行 程距离 对于此零件我把换刀点位置选为 X100 Z100,这样设置能够保证换刀时刀具与机床 不发生碰撞,而且便于快速进刀。 如果将换刀点设置太远,则必然增加换刀时的空行程距离;若太近,则会发生碰撞。 因此,该位置较为合理。 划分数控加工工序 工序主要是指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或一台数控机床上,对同一个或几个工件进行加工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
背吃刀量的确定 又称切削深度,一般指工件加工表面和待加工表面间的垂直距离,单位 mm。 在机床工件和刀具的刚度允许条件下,应尽可能使背吃刀量等于工件的加工的余量。 这样可以减少走刀次数,提高生产效率 根据我院的机床的性能分析,车时循环时,确定其粗车时背吃刀量 13mm,精车时为。 详情见表 31。 表 31 切削参数表 刀具 车削 背吃刀量 mm 进给速度 mm/min 主轴转速 r/min
2)根据车刀的结构分类 根据车刀的结构。 数控车刀又可分为整形式车刀、焊接式车刀、机械夹固式车刀 3类。 外圆机夹车刀 T0101,车端面,粗车,半精车,精车外圆 内孔镗刀 T0202,车外表面 内槽刀( 3mm) T0303。 切内槽。 内螺纹车刀 T0404。 车内螺纹 Φ 20 麻花钻 T0505。 钻底孔。 切断刀( 4mm) T0606。 切断。 各刀具及参数详见表
台底面起向 48mm凸台有一斜面过渡。 上端面需要进行 1mm的 45176。 倒角。 图 1 车削加工零件图 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 根据以上对图纸要求的分析,首先要用车刀车出直径 48mm的外圆,再车直径 ,再车直径为 ;然后车过渡斜面和断面倒角;最后用切断刀切断。 刀具、夹具和毛坯的选择 根据加工工艺分析,选择能容纳 8 把刀的回转刀盘,第一把刀为粗 /精加工车刀,第二把刀为切断刀
子程序名字符 Q后带两位数字,如 Q01,Q21,因此子程序在一 个程序最多只 100个。 子程序调用字符 后带四位数字。 其中,前两 位数字被调用和子程序名后两位数字为调用次数。 L 01 08 调用 8次 调用 01号程 序 调用子程序地址符 3) 程序段标号,程序段结束字符以及变量等。 N *(LF), R0~R9等。 2020年 6月 18日 8时 36分 数控 38 第二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