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
100 ㎜; (3)快速定位速度 1000 ㎜ /min;进给速度 50~100 ㎜ /min; (4)加速度 ; (5)切削力约 100N; (6)工件夹具约 25 ㎏ ; 加工材料为碳钢 工作台台面尺寸 230mm 230mm X、 Y 方向定位精度 XY 方向的脉冲当量均为 黄河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第 6 页 工作台的外形尺寸 根据工作台面尺寸和加工范围。 磨齿 工作台外观图 大致
循 “基准统一”原则 即在加工工件的多个表面时,尽可能使用同一组 定位基准作为精基准,这样便于保证各加工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 根据粗基准选择原则选择外圆为粗基准 ,再根据基准统一原则选择主轴中心线为精基准。 加工设备 的选择 根据我 公司 数控机床切削性能,选择华中 — 21世纪星卧式 6130数控车床。 数控加工工序一共三道,分别是: 一、 定总长,钻孔。 二、 左端各外圆弧及内孔的加工。 三
、角度、速度等机械量和与机械能量流向有关的开关量。 数控的产生依赖于数据载体和二进制形式数据运算的出现 [4]。 数控技术的发展 数控技术的应用不但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使制造业成为工业化的象征,而且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他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 IT、汽车、轻工、医疗等)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些行业所需装备的数字化已是现代发展的大趋势。
mm,长度为 75mm。 件 2的毛坯规格为 45钢,Ф 50mm,长度为 55mm。 零件的表面分析 一、 零件的形状 件 1 的外圆轮廓从左到右依次由:Ф 40mm 的球, R10 的圆弧,Ф 22m 的外圆,R5的倒角,Ф 48mm 的外圆,Ф 32mm 的退刀槽和 M36 的螺纹。 二 、 尺寸分析 外轮廓分析:件 1 Ф 20mm 的球其上偏差 下偏差 0。 5 R10 的圆弧 Ф
并使装卸尽可能方便、快捷。 数控加工时夹具主要有两大要求:一是夹具应具有足够的精度和刚度;二是夹具应有可靠的定位基准。 选用夹具时,通常考虑以下几点: ( 1)尽量选用可调整夹具,组合夹具及其它适用夹具,避免采用专用夹具,以缩短生产准备时间。 ( 2)在成批生产时,才考虑采用专用夹具,并力求结构简单。 ( 3)装卸工件要迅速方便,以减少机床的停机时间。 ( 4)夹具在机床上安装要准确可靠,以保证
现代数控机床 是机电一体化的典型产品,是新一代生产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的技术集合。 现代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向是高速化、高精度化、高可靠性、多功能、复合化、智能化和开放式结构。 主要发展动向是研制开发软、硬件都具有开放式结构的智能化全功能通用数控装置。 数控技术是机械加工自动化的基础,是数控机床的核心技术,其水平高低关系到国家战略地位和体现国家综合实力的水平。 它随着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
它可完成 CNC、 PLC的内部数据通讯和外部高次网络的连接。 伺 服驱动系统主要包括伺服驱动装置和电机。 位置测量系统主要是采用长光栅或圆光栅的增量式位移编码器。 硬件结构 数控系统的硬件由数控装置、输入 /输出装置、驱动装置和机床电器逻辑控制装置等组成,这四部分之间通过 I/O 接口互连。 数控装置是数控系统的核心,其软件和硬件来控制各种数控功能的实现。 数控装置的硬件结构按 CNC
一大国, 2020 年中国机床主机消费高达 亿美元,国内数控机床制造企业在中高档与大型数控机床的研究开发方面与国外的差距更加明显, 70%以上的此类设备和绝大多数的功能部件均依赖进口。 由此可以看出国产数控机床特别是中高档数控机床仍然缺乏市场竞争力,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国产数控机床的研究开发深度不够、制造水平依然落后、服务意识与能力欠缺、数控 ,系统生产应用推广不力及数控人才缺乏等。 我们应看清形势
刚性较差,如果采用常规方法装夹工件及切削加工,将会受到轴向切削力和热变形的影响,工件会出现弯曲变形,很难达到技术要求。 因此 ,需要设计出一套适合上面零件的专用夹具,如图 5 所示。 ( 图 5) 合理选择刀具 具体的刀具角度如下 : ( 1) 外圆精车刀 (采用机夹刀) Kr=90176。 ~ 93176。 , Kr’=15176。 α0=14176。 ~ 16176。 , α0 ’
mm,长度为 75mm。 件 2的毛坯规格为 45钢,Ф 50mm,长度为 55mm。 零件的表面分析 一、 零件的形状 件 1 的外圆轮廓从左到右依次由:Ф 40mm 的球, R10 的圆弧,Ф 22m 的外圆,R5的倒角,Ф 48mm 的外圆,Ф 32mm 的退刀槽和 M36 的螺纹。 二 、 尺寸分析 外轮廓分析:件 1 Ф 20mm 的球其上偏差 下偏差 0。 5 R10 的圆弧 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