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二
因为把 235看作 200, 300多减去 200,还剩下 100多。 学生 2:也可以这样想, 235元再加上 100元就是 335元, 340元去掉 235元,还剩下100多元了。 学生 3:我是这样想的,“文曲星”比普通计算器贵 100多元,刚才剩下 200多元了,再花 100多元,剩下的就只有 100多元了。 教师:大家分析得很有道理,但究竟剩多少元呢。 学生: 40比 35多 5元,
说怎么想的,然后怎么摆的。 (抽有不同想法的学生说,然后展示出同学画的图形) 教师:刚才同学们根据先找出的图形排列规律,再根据规律推断出未知的图形并画出了图形,这就是在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 3)实践应用。 第 69页课堂活动第 1题,学生先摆一摆,然后说一说有什么规律,最后画出来,注意( 2)题可以画成: 2.教学例 4 ( 1)观察思考,发现规律。 教师:刚才我们探索了图形的排列规律
名让学生解说每一种方法的每一步算的是什么。 ( 3)小结。 要求应该找回多少 元,我们可以从 100元里依次减去 1本字典和 1套书的价钱,用连减法计算;也可以从 100元里减去 1本字典和 1套书的价钱之和,先算加后算减。 无论用哪种方法,这道题都需要计算两步。 2 2 ( 1)教师:彭远不仅爱学习,而且还是家里的账房先生呢。 你瞧,他把爸爸妈妈的收入、支出都记在账本上了。 出示表格: 4月
们三个又进行了一次比赛。 课件播放:第二次比赛的情景:小兔中途睡着 了。 教师:同学们,猜一猜,它们谁跑得快,可能最先到达终点呢。 (学生自由说,教师结合情景进行德育教育) 教师:到底谁跑得快。 听听它们自己是怎么说的。 乌龟:我跑了 1时。 小兔:我跑了 3分。 小狗:我跑了 120秒。 教师:听了它们的话,到底谁跑得快呢。 好比较吗。 你能想出办法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谁跑得快吗。 (
锐角和钝角。 ( 2)动手操作。 学生自己动手,把准备好的长方形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并测量两组对边是否还平行。 ( 3)归纳平行四边形特性。 根据刚才的实验、测量,引导学生概括出: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 ( 板书 :易变形) ( 4)对比。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不容易变形.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不同,容易变形,也就是具有不稳定性. 这种不稳定性在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你能举出实际例子来吗。
果。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有选择地板书汇报的内容要点。 学生的汇报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 1) 选用画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板、直尺和三角尺。 ( 2) 利用先数、再量、最后比的方法。 ①通过数,发现长方形、正方形都有 4条边、 4个角。 ②通过用直尺 量,发现长方形较长的两条边一样长,较短的两条边也一样长。 ③用三角尺的直角比长方形、正方形的角,还发现长方形、正方形的 4个角都是直角。
学生学习方法。 指导学生用学具袋中的材料制作长方形框架。 小组合作,成果展示。 评价:在刚才的成果展示中每组都是几个人一起拿出来大家观赏的,这说明同学们非常合作,谁能用一只手拿出来给大家看。 再次展示,全班观察(哈哈,变了。 变了。 )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再通过成果展示中图形的变化,进一步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自然渗透变换的教学思想。 体验 (故作惊奇
解同学们每天锻炼的时间好吗。 板书课题:每天锻炼的时间。 二、小组合作,统计结果 教师:刚才同学们想的方法都很好。 既然每个同学都想帮助老师,就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全体进行活动吧。 教师:我把任务已经分给了你们小组,想知道是什么吗。 请小组长宣布每个小组统计的内容。 教师:怎样才能完成你们小组的任务呢。 教师讲解统计方法:让每一名学生都说出自己活动的项目和时间,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后写“丿”表示除法,在“丿”的左边写除数 3。 想一想,把 12枝花平均分成 3份,每份有几枝花。 ( 4枝)就在除号上面对齐 2的位置写上 4。 教师:有 3个花瓶,每个花瓶分了 4枝花,算一算,一共分了多少枝花。 学生:一共分了 12枝花。 教师:这 个 12是怎么算出来的。 学生: 3 4=12。 教师:好。 我们把算出来的 12写在被除数的下面。 想一想,小白兔一共有 12枝花,分了
梨平均放在 3个盘子里,每盘放 2个,还剩 1 个,那么用竖式如何表示 7247。 3=。 教师用 6247。 3= 2 的方法类推讲解,指名回答: 被分的数是几。 平均分成几份。 怎样写。 每盘分得几个,商是几,写在什么地方。 有 3 个盘.每盘放 2 个梨,实际分掉了几个梨。 ( 23= 6)那个分掉的数 “6”应写在什么地方。 7 个梨,分掉了 6 个,有没有剩余,在竖式里应写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