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二
6 乘 3) 5乘 7写作( 57 ) 5+5+5=( 53 )或( 35 ) 8+8+8+8=( 84 )或( 48 ) 7+7+7=( 73 )或( 37 ) 学生独立完成右面的题。 指名读答案。 如: 24 读作( ) 4 与 3 相乘写作( ) 6+6=( ) ( ) 9+9+9+9+9=( ) ( ) 4+4+4+4=( ) ( )
个 3就是 3 的 3 倍,那么 4个 3, 5个 3, 6 个 3 呢。 归纳:几个 3就是 3的几倍。 5)师:现在我们来算一算一共有多少人在划船,你会算吗。 (划船的总人数是 6 个 3,也可以说成是 3的 6倍,算式是 6 3=18 或 3 6=18) 教学题 2:推广“几个△就是△的几倍”。 投影转杯车图。 1)师:我们把“绿杯”中的人数看作 1份,那么 1 份就是几。
升(预设 25分钟) (一)基本练习。 1.交流预习作业 1。 【版块一】 师:今天我们要上一堂练习课,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7 的乘法口诀和用 7 的口诀求商的方法,并在应用口诀过程中熟记 7的乘法口诀。 (板书课题) 让学生选择下列多种形式进行背诵。 全班背。 小组背。 男生背。 女生背。 同桌对背。 按顺序背。 倒着背。 教师抽查。 2.完成练习六第 2题。 小组四人合作。 一人拿出口算卡片
:怎么啦。 有问题吗。 生 1:那瓶里都是黄球,没办法摸出绿球。 生 2:瓶子里装的都是黄球,不可能摸到绿球。 师:说得真好,要从黄球中摸到绿球,那是 —— “不可能”的。 (板书:不可能) 巩固“一定”、“不可能”:谁能用我们刚学的这两个词来说说从这瓶里摸球的情况。 3. 教学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师:大家再认真看,老师往这盒里装一些 球(盒子是不透明的) , 有绿球、黄球、白球
你能用哪些方法来求出这个商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先在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 在学生汇报过程中相机组织以下教学: ⑴ 方法 1。 谈话:请同学们用圆片来分一分(学生动手操作并表述)指名板演分的过程。 ⑵ 方法 2。 引导:每 2 人一组,有几个 2 人就有几组, 10人里面有几个 2 人。 你是怎么知道的。 ⑶ 方法 3。 讲述: 2 和几相乘得 10, 10247。 2 就得几 2 和几 相
出示场景图:( 5 只鸡妈妈分别领着 4 只小鸡在找食吃) 数学王子问:我们一起再来逛一逛养鸡场,你能发现什么。 生 1:有几只鸡妈妈。 生 2:每只鸡妈妈带着 几 只 小鸡。 生 3:共有几只小鸡。 生 4:鸡妈妈和小鸡共几只。 数学王子问:求一共有多少只小鸡,怎么列式计算呢。 求鸡妈妈和小鸡一共有多少只,怎么列式计算呢。 有不同的方法吗。 为什么几种方法都可以呢。 哪种简便。
学生口答得数。 ( 2)学生独立练习口算。 ( 3)开火车说说算式和得数。 5.练习八第 2 题。 ( 1)谈话:看小熊说什么呢。 学生读读算式。 ( 2)让学生先把乘法口诀填完整,再看一句口诀说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二、综合练习。 1.练习八第 4 题。 学生独立完成,相互交流,说说比较的方法。 小结:比较的方法有好几种,可以根据计算的结果来判断,也 可以在一个乘数相同
的 画出来。 介绍:这就是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 1 米。 大约有多长。 ( 3)在米尺上看一看, 1米等于多少厘米 ,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 4) 1米大约到你身体的哪里。 估计一下身边哪些东西大约 1 米。 ( 5)用自己的手势表示 1米。 实际生活中测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米。 三、全班交流,提炼建摸(预设 5分钟) 自主学习后全班交流学习菜单上的问题。 请学生将 1米长的绳子拉直
:《认识除法》。 (一) P36 例题 1. 这里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每辆车只能坐几个小朋友。 要坐多少辆车。 2. 思考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用圆片分一分。 3. 除法算式 和除号是怎样进行读写的。 (二) P37 例题 1. 用小棒进行分一分。 2. “平均分给 3 个小朋友”就是平均分成几份。 你是怎样进行分的。 3. 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四、分享提炼解法。 (预设 9 分钟)
我们可以利用它们来老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 三、用学生尺量。 ( 1)学生量一量,并填在书上。 在量时先找到什么。 ( 0刻度) ( 2)反馈测量的数据 ( 3)组织讨论:通过测量你发现了什么。 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 ( 4)小结。 ,再打开,用学生尺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