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试卷
能, 同时增加了题目的灵活性。 失分最多的是第 1 小题: 第三题选一选,少数学生转错方向导致出错。 第四题画图,正确率 100%。 个别学生要强调画图规范。 第五题解决问题,正确率 95%。 题目不难,基本达到教师的要求,错误都是学生不细心造成的。 计算错误失分。 三、改进的建议: 从卷面上看,都不同程度地出现学生对某些概念产生混淆
,计算两班做错的也很少,这部分我特别满意,这与平时练的多要求高有关,计算时我要求学生做到“一步一回头”,不要到头来算总账,大多数学生对本册计算知识点掌握得很牢固,仅有个别学生出现问题,计算能力有待提高。 该题在平时练习时一直都是薄弱项,所以平时的练习很及时也很充足。 在此次考试中 除了梯形高的测量有一些误差之外,其他各题学生答的都很好。 ,所以失分题不多。 仅有个别学生由于粗心做错的
„„„„„„„„„„„封„„„„„„„„„„„„线„„„„„„„„„„„„„„„„„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2 58 85=1,所以( )。 A. 58是倒数 B. 85是倒数 C. 58和 85都是倒数 D. 58和 85互为倒数 时( ) =20 分 B. 13 C. 13时 8 米,用去 34,用去多少米。 错误的列式是( ) 34 ( 1- 34 ) 247。 4 3 的 35 最接近
样性练习。 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程度还很不够,在以后的平时练习当中我会多让学生自己探索和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能够把一个知识点运用到各种题型当中去。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求学生把字写工整、清晰,做题时认真细致、静下心做题目,学会理解题意,学会检查。 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检查的习惯,甚至可以说不会检查,做完之后就玩, 也导致有
的纸,对折三次,每小份是这张纸的( )。 A、 21 B、 61 C、 81 一次采摘活动中, 9人摘樱桃, 8 人摘杏子,有 3人参加了这 2项采摘,参加采摘的人数一共有多少人。 A、 14 人 B、 20 人 C、 17 人 三、 是是非非请判断。 ( 5 分) 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 ) 两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它们的长和宽也一定相等。 ( ) 把一个苹果分成 5 分
计算题,直接写得数基本没有问题,计算下列各题用简便方法一直都是学生的弱项,平时练的也不少,但是学生总体上掌握的还是很不好。 第 4 小题求油桶的表面积在期中考试中出现过,平时练得很多,讲的也很多,但由于学生不认真,计算能力过差,以至于作对的还是很少。 第五大题 : 图形操作,第 1 小题较简 98%的学生都没有问题,第2 小题旋转 90 度,有部分学生找不准旋转点,以至于旋转后 p
1 到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不扎实。 2 而在自己明明会做的题上失了分 太 多。 三、今后的教学建议 1。
“用数学”的意识差 .即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能力不强,如:第 20 题部分不知道如何构造直角三角形然后用三角函数来求解。 7 4.“做数学”的能力差。 即对于动手实践、合情推理和创新意识的训练不到位。 “做数学”是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 提出的更高要求,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的有效方式。 但从试卷上来看,学生对此有些陌生,理解处在表面层次。 如第 1 2 23
单独做要 8天,乙队单独做要 10天。 甲队和乙队的工作效率比是( )。 A. 8:10 B. 5:4 C. 101 :81 ,体积相差 36立方厘米,圆柱的体积 是 ( )立方厘米。 B. 36 ,他平均每 分钟 所走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 )。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四、一丝不苟,细心计算。 ( 26分) 1. 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5分 ) + = 3600 = 1247。
聪明才智的机会,又有助于引导师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以学生发展为本,尽量发挥学生思维活 跃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今后复习方向 : 一 、切实抓好 “ 双基 ” 的训练。 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学生进行数学运算、数学推理的基本材料,是形成数学能力的基石。 一是要紧扣教材,依据教材的要求,不断提高,注重基础。 二是要突出复习的特点上出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