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四
书情境,引发除法计算的需要。 二、口算、估算、笔算优化组合,学习除数是整十数的。 教师学生活动 :。 随学生回答板书: 60247。 20 能说说你是怎么口算的吗。 可能有的方法: ( 1) 20 3=6
、全班交流自己小小组的学习情况,其他小组认真倾听、补充 学生根据深究问题与教师进行互动 预设学生回答: ① 因为 60里面有 3个 20,所以商是3; ② 把 60看作 6个十, 20看作 2个十,想口诀二三得六,所以商是 3; ③ 因为 6247。 2= 3,所以 60247。 20= 3 „„ 预设学生回答: 被除数和除数都去掉末尾的 0,用乘法口诀计算。 预设学 生回答: 因为 60
写方法。 2.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认识认识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 (出示课题) 二、目标驱动,自主学习(预设 3分钟) 1.学生根据“自学研究单”,展开学习。 小黑板出示“自学研究单”问题 : ( 1) 图中拨的是几位数,分别是哪几位 ? ( 2)这几个数分别包括了几个数1.师直接出示用计数器拨出的 5239523 3004000、4080007。 用小黑板出示问题,组织自学。 2.
(元) ( 2) 80247。 10+ 12 【板块一】 今天这课我们进一步学习混合运算。 【板块二】 ,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说说从图上知道些什么。 提问:通过“一盒钢笔有 10枝,一共 80元”这个条件你能知道什么。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列式的。 是怎么 想的。 第 3 种算法都应该先算什么。 为什么要先算。 ( 3) 12+ 80247。 10 学生讲述综合算式的含义。
朝上,几次反面朝上。 与猜的结果一样吗。 生 1:我们组抛八次硬币,有 3 次正面朝上, 5 次反面朝上。 我发现抛的结果有时和猜的一样,有时和猜的不一样。 生 2:我们组抛八次硬币,有 4 次正面朝上, 4 次反而朝上。 我发现抛的结果经常猜不准。 „„ 师:从刚才的实验中,硬币落在桌面 上 出现了几种结果。 生:两种。 师:在抛硬币之前能确定是哪一种结果吗。 生:不能确定 师
3:我班有 35人,女 生有 18人,男生有多少人。 3518= 17(人) 教师:同学们利用学过的加减法的知识,自己不但提出了问题,还作出了正确的解答。 教师: 1 1 35这三个数,在这三个算式中分别叫什么名字。 同学们向它们打打招呼,叫出它们的名字来。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教师:请同学们细观察,静思考,比较这三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将你的发现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教师
学生 2:也可以约等于五十三万四千。 学生 3:还可以约等于五十三万、五十万。 教师:了不起,还写成了用 “ 万 ”作单位的数,你们认为 “ 五十三万 ” 和 “ 五十万 ” 谁比较合适。 学生 1:我认为五十万比较合适,因为这样的近似数比较简单。 学生 2:我不同意,我认为五十三万比较合适,因为五十万与准确数相比,比准确数少了三万多,相差太多,而五十三万与准确数很接近,只相差四千多。 教师
用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这些志愿者在干什么。 然后自主解决。 解决后,交流方法。 引导用估算的学生说一说方法及判断依据。 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解答。 板书设计: 47126 = 1 2 6 4 7 作业设计: 书本 41 页 1 12 题 拓展:如果两个因数都是三位数,你能解答吗。 如何解答
数。 最高位是什么位 ?有几个万。 17070000是几位数。 最高位是什么位 ?有几个万。 ,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并说一说是怎样比较的。 (2) 根据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哪个国家的人口最多。 哪个国家的人口最少 ? 比较第二组数: 356000和 360000。 a 指名学生读出这两个数,然后提问: 356000是几位数。 360000是几位数。 位数相同的两个数比较大小,该怎样比较呢。
感受。 生:计算太麻烦了。 那么用什么工具能使计算简便哪。 2. 揭示课题 二、尝试使用,探索交流 1. 认识计算器。 ( 1)合作学习。 向小组成员介绍一下你的计算器。 你们小组的计算器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 2)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