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
行线上,把芯片 AT89C52 中的 ~ 端口直接连接 4 4 行列式键盘的列线。 (上拉电阻的作用,就是把电位拉高,比如拉到 VCC。 一般就是刚上电的时候,端口键按下 前沿抖动 后沿抖动 x = 0 x = 0
数据 1 1 数 据 2)如图 213 为写命令字的流程图。 图 213 写命令字流程图 3)定义光标位置 写命令字 读入状态字→ A =0? 不忙吗。 延时 R/W=0 RS=0 E=1 命令字→ A,A→ P1 E=0 RS=0 返回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第 13 页 共 31 页 把显示数据要某个位置,就是把显示数据写在相应的 DDRAM 地址中, DDRAM地址占 7 位
8脚 VCC2作 为主电源引脚; 钦州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 7 图 DS1302管脚及内部结构图 DS1302的寄存器 DS1302内部含有时钟相关的寄存器,通过向 相关 寄存器写入 一些 命令字实现 对时钟 DS1302的操作,例如 在需改变 某时刻 分 的初 始值, 首 先 要 把命令字 82H写入 寄存器 ,然后 就可以把初始值写入分 寄存器; 当某时刻分的值需 要读出 时
读程序部分用来对 18B20 读出相应的温度值。 图 读 18B20 时序图 如上图所示,首先将数据总线从高电平拉低,等待 15us,如果读的是低电平则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温度计设计与仿真 系统详细设计 16 为 0,如果读的是高电平则为 1. 在程序实现中,目的是得到一个温度值,故在 18B20 程序模块中有一个函数get_temperature(),用来得到一个温度值即可。
定的,即传感器的输出-输入特性为直线。 在相同工作条件下做全量程范围校准时,下行程(输入量由小到大)和反行程(输入量由大到小)所得输出输入特性曲线往往不重合。 也就是说,对应同一大小的输入信号,传感器正反行程的输出信号大小不相等,此即迟滞现象。 迟滞(或称回程误差)正是用来描述传感器在正反行程期间特性曲线不重合程度的。 迟滞的大小常用正反行程最大输出差值 △ ymax 对满量程输出 yFS
000000B SBUF 不定 IE 0X000000B PCON 0X000000B TMOD 00H ( 2)复位信号及其产生 RST 引脚是复位信号的输入端。 复位信号是高电平有效,其有效时间应持续 24个振荡周期 (即二个机器周期 )以上。 若使用颇率为 6MHz 的晶振,则复位信号持续时间应超过 4us 才能完成复位操作。 产生复 位信号的电路逻辑如图 所示: 图 复位信号的电路逻辑图
图 312 74LS48引脚图 ( 2) 74LS48引脚功能表 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论文 ) 第 12 页 共 24 页 74LS48芯片中 DCBA , 为译码器的输入端 , ga~ 为输出端 ,BI /RBO为灭灯输入 /灭零输出端, RBI为灭零输入端 ,LT 为试灯输入端,它们是为了便于使用而设置的控制信号,管脚排列如图 312所示。 只要灭灯输入信号( BI
353433323130292827262524232221(80 31)(80 51) 图 16 MCS51 系列单片机芯片引脚图 现将各引脚分别说明如下: VCC:接 +5V电源正端。 VSS:接 +5V电源地端。 XTAL1: 片内反相放大器输入端。 XTAL2: 片内反相放大器输出端。 外接晶体时, XTAL1 与 XTAL2各接 晶体的一端,借外接晶体与片内反相放大器构成振荡器。
特性, REST 脚的电压也被拉到 5V,但是因为 REST脚又通过电阻下拉,电阻两端有电压差,电容 缓慢通过电阻对地放电,所以电压缓慢降低最后变成低电平。 复位电路 调节电路 按键开关状态通过一定的电路转换为高低电平 状态。 按键按下和释放都要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达到稳定,这就是我们通常 说的按键抖动,我们需要解决按键抖动这个对实验有一定影响的因素,我采用的 是独立式按键用来消抖。 直接用I/O
7 P2 口输出其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内容。 P2 口在 FLASH 编程和校验时接收高八位地址信号和控制信号。 [6]P3 口: 8 位,具有内部上拉电 阻的准双向 I/O 口,可接收输出 4 个 LS 型 TTL 负载。 当 P3 口写入 “ 1” 后,它被内部上拉为高电平,并用作输入。 作为输入,由于外部下拉为低电平, P3 口将输出电流( ILL),这是由于上拉的缘故。 P3 口也可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