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碱法
应 用较困难。 国内外均有少数成功应用实例(四川成都热电厂、北京热电厂) 10 脉 冲电晕法 将烟气冷却到 60℃左右,利用高压电场辐照;产生自由基,生成硫酸和硝酸,再与加入的氨气反应生成硫酸铵和硝酸铵。 收集硫酸铵和硝酸铵粉造粒制成复合肥。 优点:脱硫率 较 高 ( ≥90%) 、同时脱硫并脱硝,副产物是一种优良的复合肥,无废物产生。 缺点:投资高,因设备元件不过关,大型机组应 用较困难。
三、工艺过程参数检测及控制调节系统 操作参数和技术指标: ( 1)主要操作参数: 脱硫塔进口烟气量: 66000m3/h ; 脱硫塔进口平均 SO2浓度 : 8000mg/Nm3 脱硫塔进口烟气温度: 1700C 脱硫塔出口烟温: 50600C (2)主要技术指标: 年运行时间: 7500小时 净化烟气中 SO2的含量: ≤400mg/Nm3 净化烟气中含尘量: ≤100mg/Nm3 (
器( X601)与脱硫后的脱硫液充分混合再生,使脱硫后的溶液得到再生,再生液经水渠流入沉淀池( V602AB)彻底沉淀,上部清液进入循环池( V603)循环再利用。 C) .副产物除渣系统由再生池( V601)和沉淀池( V602AB)组成。 脱硫副产物沉降到池底( V602A),池满后打开 V602B 的进出口插板,关闭 V602A的进出口插板,再生液改进入 V602B,将 V602A
B50243— 2020 14 《火力发电厂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技术规程》 DL/T503— 2020 15 《采暖与卫生工程及验收规范》 GBJ242— 82 16 《火力发电厂生活、消防、给排水设计技术规定》 DLGJ24— 91 17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32712020 18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51996 19 《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低压配电采用动力中心电动机控制中心供电方式。 系统配备有低压直流电源为电动控制部分提供电源。 脱硫系统的脱硫剂加料设备和旋流分离器实行现场控制,其它实行控制室内脱硫控制盘集中控制,亦可实现就地手动操作。 与石灰石或石灰湿法脱硫工艺相比,双碱法原则上有以下优点: ( 1)用 NaOH 脱硫,循环水基本上是 NaOH 的水溶液,在循环过程中对水泵、管道、设备均无腐蚀与堵塞现象,便于设备运行与保养;
曾一度被淘汰 ,但随着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广泛应用 ,又重新焕发出生机。 对于循环流化床锅炉 ,CaO 与燃料一同在炉内循环 ,大大提高了反应时间 ,也提供了适宜的反应温度 ,提高了脱硫效率。 辅以炉后增湿可达到 90%的脱硫效率。 如燃煤含硫量过高还可与湿法结合 ,形成炉内喷钙 +湿法的综合脱硫工艺 ,保证脱硫效率。 但该工艺只适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 ,且存在磨损的问题
,洗涤脱硫后的低温烟气经两级除雾器除去雾滴后进入主烟道,经过烟气再热后由烟囱排入大气。 当脱硫系统出现故障或检修停运时,系统关闭进出口挡板门,烟气经锅炉原烟道旁路进入烟囱排放。 C、 SO2 吸收系统 烟气进入吸收塔内向上流动,与向下喷淋的石灰石浆液以逆流方式洗涤,气液充分接触。 脱硫塔采用内置若干层旋流板的方式,塔内最上层脱硫旋流板上布置一根喷 管。
规程》 DL/T503— 2020 15 《采暖与 卫生工程及验收规范》 GBJ242— 82 16 《火力发电厂生活、消防、给排水设计技术规定》 DLGJ24— 91 17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32712020 18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51996 19 《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9078 20 《工业锅炉及炉窑湿法烟气脱硫工程技术规范》 GB
池的投资; ( 7) 脱硫渣无毒,溶解度极小,无二次污染,可综合利用; ( 8) 石灰作为再生剂(实际消耗物),安全可靠,来源广泛,价格低; ( 9) 水泵扬程低,管路不易阻塞; ( 10) 操作简便,系统可长期运行稳定。 7 双碱法 工艺描述 双碱法工艺流程 工艺描述 本技术方案采用双碱法进行烟气脱硫,工艺流程框图如下图所示: 1 75t/h 锅炉烟气脱硫 工程 技术 方案 9
利用率: 40% 双碱法脱硫技术方案 燃烧后脱硫( FGD) 干法脱硫和半干法脱硫 ,典型的如氧化铜法,其脱硫原理是流化床CuO 烟气脱硫以 CuO 为吸收剂。 为提高吸收剂的比表面积, CuO 浸渍于多孔的三氧化二铝颗粒中,制成以三氧化二铝为载体的吸收剂颗粒。 其脱硫反应在流化床反应器内 进行,烟气通过流化床反应器时使吸收剂颗粒呈流化状态,同时,烟气中的硫氧化物与吸收剂颗粒中的 C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