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
着水稻生产集约化水平的提高,机械插秧已成必然趋势。 机插水稻生产的关键之一是育壮秧。 以下措施可育壮秧:秧剂通常与底土混合使用。 先用少量细土和壮秧剂混合均匀,撒在秧盘底部后再加底土。 以避免因底土多而拌、撒不匀,导致壮秧剂分配不均,致使壮秧剂过多的地方秧苗矮化,不出苗,造成插秧脱棵,影响机插质量。 于秧龄短,可在育秧过程中覆盖塑料薄膜增温、保湿。
1、龄、播期和植株性状等条件限制,对移栽大田的耕整质量要求较高。 同时机插实现了宽行、定穴、定苗和定深栽插,满足了高产水稻群体质量栽培的群体基础。 因此,一着不让抓好机插稻大田期管理,才能确保栽后早发稳长,争足穗、攻大穗、夺高产。 一、大田准备:1、精细整地:大田耕整应采用旋耕灭茬,旋耕深度 12米左右,上水后待完全吸足水分再进行耙地墁平,达到田面平整,全田高低差不超过 3 厘米,田面整洁无杂物
号水稻 黄增丝苗 3号水稻是本市农科所独立承担完成广州市科委优质水稻育种试验课题九五规划第962484项目中,用矮丝苗选 8、增香占品种混合作父本,香丝苗株系作母本,经常规杂交后育成。 是优质高产抗病、适应性广和早、晚两造可种植的籼稻中熟品种。 全生育期早造 130天、晚造 120天左右。 株高约 95百米平均每穗 180粒,结实率 9095%,千粒重 21克。 米质早造一级、晚造特二级。
2、七相近。 分蘖力较强,生势旺盛,株型中集,叶片厚直,转色顺调。 株高厘米上下,每亩万穗,穗长厘米左右,每穗粒,结实率,千粒重克。 晚季稻米外观二级,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长宽比?,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毫米,早、晚稻米分别有项、项指标达部颁优质米一、二级标准。 中抗稻瘟病,全群抗性频率为?,其中对中?、中?群抗性频率分别为、;中抗白叶枯病,抗性总评级。 、栽培要点:适时早播早植
60(水稻)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常规稻品种,在辽南、对照金株 1号迟熟 高 穗总粒数 实率 千粒重 瘟病 3级。 米质主要指标:垩白米率 17%,垩白度 胶稠度 8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 产量表现:2002 年参加北方稻区金珠 1号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 对照金珠 1号增产 不显著);2003 年续试,平均亩产 对照金珠 1号增产 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 654公斤,比对照金株 1号增产
1、浙江省嵊州市黄泽镇、浦口街道、三界镇等地,“花生效种植模式种植面积达 1 万多亩(1 亩=667 平方米,下同)。 经调查验收,上半年每亩花生产值 2200 元,又因水旱轮作改善了土壤环境,提高地力,使单季稻产量每亩增产 4050 千克,增加产值 100 元左右,比种植两季水稻的效益大大提高。 现将“花生植模式的高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生品种选择早熟的“小红毛”“天府 3 号、“天府 10
1、 月中下旬到 7 月中下旬,南方地区常遭暴雨袭击,局部地区易出现洪涝灾害。 如出现洪涝灾害,除开展常规补救措施外,还要注意防细菌性病害流行和迁飞性害虫大暴发。 防细菌性褐条病流行。 随着洪水泛滥,病菌得以扩散,并通过雨水和洪水期间稻株造成的伤口进行传播和侵染。 受淹稻株抗性下降,更有利于病害流行。 洪涝过后到病害流行有一个过程,因此,对洪涝区域内的中稻、一季晚稻要勤检查,不可麻痹大意。
009(杂交水稻)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对照汕优 63早熟 高 片较长,穗型中等,长粒型,抗倒性较差,中后期耐寒性差。 每亩有效穗数 长 穗总粒数 实率 千粒重 性:叶瘟 8级,穗瘟 9级,穗瘟损失率 白叶枯病 7级,褐飞虱 9级。 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 长宽比 白米率 59%,垩白度 13%,胶稠度 63毫米,直链淀粉含量 产量表现:2000 年参加长江流域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
2(水稻) (1)品种来源:红优 X 系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用自育不育系红矮 A 与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育成的 配而成。 (2),特征特性:全生育期 146 天,比汕优 63 长一天。 株高 1098 厘米,穗长258 厘米,每穗着粒 1388 粒,结实率 8607,千粒重 29 克。 糙米率796,精米率 726,长宽比 29,米质优于对照。 抗性鉴定结果,叶瘟3,颈瘟 5,抗性比对照强。
几年来,水稻纵卷叶螟危害越来越严重,给农业生产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很多农民朋友由于对纵卷叶螟的习性、发生规律不是很了解,往往在纵卷叶螟卷苞以后才喷药防治,这时虫苞成了害虫的保护膜,很多药剂很难渗透卷苞进入里面触杀害虫,造成水稻减产。 所以我们有必要弄清纵卷叶螟的发生规律,正确掌握防治时机,选择对口药剂。 一、 代。 第 1 代:5 月中下旬危害水稻分蘖期。 第 2 代: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