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
稻旱育稀植技术,是一项将旱育秧和合理稀植相结合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该技术在引进吸收日本的寒地旱育稀植技术的基础上,根据各地不同的生态环境、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进行了改进和完善,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旱育稀植技术体系。 旱育秧是在接近旱地条件下培育水稻秧苗。 旱地土壤中氧气充足,水热气肥容易协调,有利于培育壮秧。 利用壮秧优势,可在田里适当降低栽插密度,多利用分蘖成穗,加上科学的肥水调控方法
1、状根尖受害,扭曲变粗,膨大形成根瘤,根瘤初卵圆形,白色,后发展为长椭圆形,两端稍尖,色棕黄至棕褐以至黑色,大小 37(渐变软,腐烂,外皮易破裂。 幼苗期 1/3 根系出现根瘤时,病力瘦弱,叶色淡,返青迟缓。 分蘖期根瘤数量大增,病株矮小,叶片发黄,茎秆细,根系短,长势弱。 抽穗期表现为病株矮,穗短而少,常半包穗,或穗节包叶,能抽穗的结实率低,秕谷多。 海南、广东、广西、云南均有发生。
田管理:移栽后实行全程湿润旱管,一般情况下,只要沟内保持有水便可,水不能上墒面,雨水较多地区,可以不用灌水,各生育期注意排水,尽量不要淹水上墒。 孕穗期、抽穗期酌情灌 12 次跑马水,如果后期出现脱肥,可进行根外追肥 12 次,如喷施氮、磷、钾肥或生长调节剂,或用灌“跑马水”方式酌施尿素 24 千克亩。 二、病虫草害防治:覆膜旱作稻基本不用除草,但中后期管理中要加强病虫测报
1、、排方便、无盐碱和杂草、土壤肥力较好的地块做秧苗用地。 农林 314、农林 315、丰优 516、伊粳 12等。 3 天,用 402、浸各灵、多菌灵等浸种 23 天,即 100 千克水用药 300 克),浸后用清水冲洗,在 32条件下闷种催芽2436 小时,提高出苗率。 1215 米,宽度根据薄膜宽度而定。 在秧床间开宽 4050厘米、深 20 厘米的排水沟。 苗床每平方米施筛好的有机肥 克
1、几年来随着我市水稻品种的改变和气候条件变暖,水稻二化螟的发生与危害日趋严重。 具今年秋季调查,五常的个别品种亩百步虫量平均达 2 万多头,重点发生区最高达 6 万头,甚者达 10 万头以上,如此虫量无论是国内或国外,纯属历史罕见。 为进一步控制二化螟为害,探索防治二化螟的新途径,减少杀虫剂对水稻的污染。 今年我市在五常镇莲花村孙光浩害设置了佳多式振频灯防治水稻二化螟试验,取得了好的试验成果。
1、名 双翅目,水蝇科。 毛眼水蝇是为害水稻水蝇的统称,除东方毛眼水蝇外,还有灰刺角水蝇、稻水蝇(多种。 世界各地已发现 5 种,形态近似。 分布全国各稻区。 寄主水稻、茭白、野英、李氏禾等。 为害特点幼虫蛀食叶鞘和叶肉,叶鞘虫道内堆积黄褐色虫粪碎屑,后腐烂植株折倒。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 展 灰褐色至黑灰色,头部铅灰色。 复眼密布黑短毛。 额短。 腹部黑色,但密布细毛而呈绿灰色,唯腹部背面暗灰色
1、苗期到抽穗期均可发生。 恶苗病菌寄生或附着在种子上,种子带菌是恶苗病发病的主要原因。 重病种子往往不能发芽,或萌发后不久幼苗即可死亡。 轻病的种子长出的病苗徒长,比健株高出 1/3,植株细弱,全株呈黄绿色,根系发育不良,部分病苗在插秧前后死亡。 成株期一般在插秧后一月左右出现病株,病状与苗期相似,病株分蘖少或不分蘖,节间显著伸长,下部几个茎节上生有许多倒生的不定根。
1、、延迟型冷害:这种类型冷害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出穗延迟,出穗开花期处于低温,灌浆受到障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另一种是出穗不延迟,而在成熟期遇到冷害,延迟成熟,产生大量的青米,降低成熟度和千粒重,影响出米率。 是否发生延迟型冷害,取决于 6 月份和 8 月份的月平均气温,若 6 月份平均气温低于 18,8 月份日平均气温低于 19,是发生延迟型冷害的临界气温。 延迟型冷害的主要特征
1、一过程约经 3040 天。 结实期又可分为出穗开花和灌浆成熟两个时期。 出穗开花期:当稻穗从顶端伸出到剑叶叶鞘的外方时,叫出穗。 当全田有 10%的植株开始出穗时,为始穗期;有 50%的植株出穗时,为出穗期;有 80%以上的植株出穗时,为齐穗期。 有时,有小部分穗基部留在叶鞘内,称为“包颈”。 在正常天气情况下,全穗从始出到全出,早稻约需 4,以第三天伸长最快;晚稻约需 56 天
1、下品种由武汉惠华三农种业有限公司开发。 宜香 9 号特征特性该品种品质优、香味浓。 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糙米率 精米率 整精米率 糙米长 米,长宽比 白度 透明度 2 级,碱消值 ,胶稠度 67 毫米,直链淀粉含量 蛋白质含量 栽培要点该品种株形好、生育期适中,株高 米,穗大粒多,穗长 米,穗平均粒数 188 粒,结实率80%,千粒重。 苗期长势旺,分蘖力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