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
1、惯于稻麦油生产的昆山人,一时还适应不了这个新的形势,纷纷发出谁来告诉我,现在种什么。 的呼声。 下面根据多年来对市场需求的综合分析,介绍在水稻收割后可以种植经济作物的20 个布局(包括种植品种)模式,供参考。 一、设施栽培,即需要搭建钢(竹、木)架大棚,用尼龙保温的栽培。 1青菜一蕹菜一包菜。 青菜:品种,上海矮棋青,9 月下旬播种,于 10 月下旬移栽,株行距离15米,12 月中旬采收
1、肥” 交晚稻具有穗大粒多,分蘖力强的优势,但需肥量大,由于生长前期气温高,肥料易被分解利用,后期气温逐渐降低,肥料分解缓慢,土壤供肥能力减弱,容易出现脱肥早衰,影响晚稻穗粒发育,因此,掌握杂交晚稻中后期几种肥的施用技巧,可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其增产的潜力。 1、促花肥。 在晚稻幼穗分化初期施肥,能促进枝梗和颖花的分化,增加每穗的枝梗和颖花数量,在一般正常生长的情况下,杂交晚稻穗大粒多
1、5 亩水稻示范方中采用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亩产量达800 公斤。 1、品种选用:选用早熟晚粳稻品种武运粳 7 号。 2、播种育秧:每亩大田需规格为 352 孔的塑料盘 60 张,需苗床 17 平方米左右。 每 90 公斤营养土拌壮秧剂 斤。 5 月 12用吡虫啉、扑生畏、菌虫清复配剂浸种,每亩大田用种量为 斤。 种子露白后播种。 播种时先在塑料盘孔中撒三分之二的营养土,每孔播 1 粒
栽稻 8 月 26 日为破口始期,直播稻 9月初进入破口始期,而破口始期是穗颈瘟、稻曲病、螟虫的防治关键时期,加上四代纵卷叶螟、褐飞虱、纹枯病并发,当前,水稻病虫害防治不可小视。 据介绍,四代纵卷叶螟自 8 月 18 日进入发蛾盛期,当前蛾量平均达 2597 头。 据普查,穗颈瘟的叶瘟病株率 0 至 17%,平均 病叶率 0 至 平均 菌源较为充足。 若水稻破口期遇阴雨、重露水天气
力,秧苗移栽时带土,根系损伤轻,抛栽后无明显的缓苗期;秧龄可延长至 35 天以上,移栽适期长。 1、苗床准备:选择菜园地和肥力好的旱地做苗床。 冬前将粪肥、灰杂肥、饼肥等腐熟有机肥施入苗床,或者在苗床上种植青菜,施用有机肥,春季不再培肥。 播前 1 周,结合苗床耕翻施用壮秧营养剂,整平后晒 2,床面发白时覆盖薄膜。 2、种子处理:播前 2用浸种灵或恶线清浸稻种 48时
1、稻塑料软盘旱育秧抛栽技术,兼有旱育秧与抛秧的双重作用,是水稻栽培史上的一项突破性改革。 它不仅改变了几千年来传统栽插方式,而且还具有省地、省水、省肥、省工高效的优点,对稳定和扩大水稻面积有积极意义;目前全国推广面积已达 20 万 培育壮苗应着重抓好几个环节:一、苗床选用与培肥(一)苗床选用选用肥沃的菜园地或高爽旱地作苗床。 菜园地成秧率较高,旱苗叶、孽、根生长基本同步,秧苗壮、素质高。
1、们往往十分重视氮、磷、钾等大量元素化肥的配合施用,却忽略了硅、锌等元素的施用。 事实上,水稻是吸收硅较多的作物,一般茎叶中含有二氧化硅 10%20%,水稻体内硅酸含量约为氮的 10 倍,磷的 20 倍左右。 水稻缺硅,容易导致茎秆细长软弱,易倒伏和感染病害,前期缺硅使水稻成穗数减少,后期缺硅则小穗数减少,水稻的优质高产就没有保障。 水稻施用硅肥,能增强水稻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和抗倒伏能力
1、稻在抽穗至成熟阶段出现早衰,会导致籽粒充实不良、秕谷增多,造成减产。 造成水稻生长后期早衰的因素很多。 一是栽培管理不当。 栽植密度过大,植株生长细弱;前中期氮肥施用过多,磷钾肥及微量元素肥施用不足,植株地上部生长过旺,叶片疲软,田间阴蔽,下层叶提前枯死;同时严重阻碍根系生长,新根少而短,吸收养分的能力减弱,引起早衰。 在长期淹水和缺肥的情况下,也易发生早衰。 二是土壤缺氧、板结。
稻旱育稀植技术 该技术是一项将旱育秧和合理稀植相结合的水稻优质高产高效技术,已在全国各稻区广泛应用。 该技术通过节省秧田和种子,减少灌水和施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单产而增加水稻综合经济效益。 增产增效情况:该技术较普通移栽稻增产 50 千克/亩左右,同时节省秧田和农膜各 80%,节省种子 30%50,还可省工、省肥、省水。 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是在肥沃、疏松、排水条件良好
1、优双抛”是指早、晚两季水稻均采用优良品种和抛秧栽培。 1999 年,杭州市滨江区长河镇共推广双优双抛栽培面积 1339 亩(其中早稻 623 亩,晚稻 716亩),平均亩产 斤(其中早稻 斤,晚稻 斤),比同品种常规手插栽培(下同)1746 亩(其中早稻 819 亩,晚稻 927 亩),斤(其中早稻 斤,晚稻 斤)增 斤,增幅 合计增产稻谷 公斤(亩增 斤),增值 元,亩增值 38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