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
714(水稻)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粳型常规糯性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单季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 对照秀水 63迟熟 高 96厘米,株形适中,植株较矮,群体整齐,剑叶挺直,长势繁茂,熟期转色好。 每亩有效穗数 长 穗总粒数 113粒,结实率 千粒重 性:稻瘟病 7级,白叶枯病 3级,褐飞虱 9级。 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 长宽比 稠度 10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 产量表现:2001
0 号(水稻) 选育单位: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省台州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审定情况: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1 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品种登记号:990。 品种来源:珍汕 97阳 46。 特征特性:籼型杂交稻中熟组合。 株高 8895 厘米,株型紧凑,整秆坚韧,主茎叶片数 15 一 16 片,亩有效穗 21 万一 22 万,每穗总粒数 115125 粒,结实率 8588
2、增大用种量来满足生产上对秧苗数量的要求。 为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杂交水稻的单产水平。 我们认为,提高催芽质量从而降低用种量乃关键措施之一,为此,经多年的生产实践,我们摸索出一组适于山区农户少量稻种催芽的新方法,经推广应用,易学易行,效果良好,深受山区农民欢迎,现介绍如下:一、交水稻浸种前,先用黄泥水等进行选种,剔除空秕粒、裂壳粒及黑粉病粒,然后用清水充分冲洗稻种。
2、003 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 对照汕优 46减产 栽培技术要点:1、培育壮秧:根据当地种植习惯与汕优 46同期播种,每亩播种量 龄控制在 32天以内;2、移栽:插植密度为 亩基本苗 5万以上;3、肥水管理:基肥以有机肥为主,追肥前期重施,后期看苗施肥。 每亩施纯氮 12公斤,五氧化二磷 6公斤,氧化钾 9公斤。 水浆管理要做到前期浅水勤灌,后期以湿润为主,干干湿湿壮籽,收获前10天排水干田;4
2、保所经过多年的试验研究,提出以种子消毒和秧苗期施药的方法防治此病。 该技术实施后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可作为水稻高产稳产的辅助措施进行推广。 其具体方法如下:、在病害发生区,采用?种子消毒剂倍液消毒种子,在秧苗灭菌丹倍液喷施两次。 、在培育抛秧秧苗时,采用?种子消毒剂倍液消毒种子,然后于秧苗叶期采用?灭菌丹倍液喷施一次。 、在杂优稻种子繁殖基地,采用?种子消毒剂倍液消毒种子,秧苗期喷施
2、上述加强管理促进秧苗生长外,发病初期还要及时用药。 可浇洒敌克松、代森铵、浸种灵、甲霜灵锰锌等。 改用湿润育秧和旱育秧以后,不再发生烂秧和棉腐病,主要发生立枯病、恶苗病、青枯病,秧田后期可能发生苗稻瘟、胡麻斑病和地下害虫、灰飞虱、稻蓟马、二化螟等害虫。 在这里重点介绍以下几种药剂。 一是用氟虫腈(锐劲特)防虫。 每亩用 80的锐劲特水分散粒剂 2 克加 70的艾美乐水分散粒剂 2 克(或
2、,减产严重。 造成的原因:土壤有效锌含量低,或施用磷肥、氨肥过多、氨锌比例失调;此外有机肥施量多,再加上长期积水,也易造成缺锌。 防治措施:667硫酸锌 1斤,或在缓秧后、发生缩苗浅追施 硫酸锌水溶液。 盐碱害缩苗此种缩苗是盐碱、缺磷、缺锌的并发症,多发生在滨海稻区,主要表现为叶片自上而下纵卷似青枯,根系很快坏死,叶片无吐水现象,下部叶片尖尖纵卷后自叶基开始褪绿,并向上发展,直至叶片枯死。
2、的影响全球水稻生产的一种常见病,这种病害造成印度水稻减产高达 60。 在这种情况下,杂交稻品种 提高水稻生产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因此协助确保这种重点粮食作物的可持续供应。 杂交种子日益重要“杂交稻是拜耳作物科学的重要作物,”球水稻经理及生物科学亚太区负责人这样说。 拜耳作物科学在印度共出售 7 个水稻品种。 印度是发展中国家,拥有 11 亿人口和 4400 万 业用地,128
2、东北三省推广此项技术,庆安还是首家。 2002 年,庆安县获悉此项技术后,针对县内水田面积大、渴水现象严重的特点,引进这项技术,在部分典型农户中试验示范,并在河海大学教授彭世彰的指导下,针对本地特点,对技术进行了改进,使其更适合北方特点。 这个县总结出的此项技术的要领概括为:“返青地湿润,露泥不汪水;蘖初建水层,汪水不露泥;蘖后重控制,田干地裂缝;降雨巧利用,节水保调控;黄熟防早衰
号(水稻) 选育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所。 审定情况: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1 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品种登记号:种来源:晚青青兰华竹矮。 特征特性:感光型晚籼迟熟品种。 株高 90 一 96 厘米,茎秆坚韧,叶片窄直,分蘖力中等,亩有效穗 23 万,每穗 94130 粒,千粒重 207,米质好。 生育期 138141 天。 抗逆性强,高抗白叶枯病,较抗风,耐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