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种子
稻种子消毒处理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减灾防灾措施,在重庆市已坚持多年,为广大农户所接受,在控制种子带菌、杜绝危险性病害传入,减少大田发病、降低病害损失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种子法的颁布实施,种子调运频繁,供应渠道增多,危险性病虫草害传播的可能性增加。 种植结构的调整,抗病抗虫性相对较差的优质常规稻、糯稻的种植面积不断增加,杂交稻品种抗性的退化,病虫害暴发成灾的可能性增大。
1、、窖藏法选背风向阳,地势略高,地下水位低的地方挖窖。 窖的大小按贮种量、地势、土质而定。 一般 方米的窖容可贮 250 公斤稻种。 窖深以 挖窖过深,窖温增高,地下水上升,种子含水量增加。 窖容以 2 立方米左右为宜,土质好的也不宜超过 3 立方米。 长形窖比圆形窖好,容易与地温接近,能自然控制温度,不致发热坏种。 入窖时期,以土层上冻 36 厘米厚时为好,出窖时间以化冻 610 厘米为好。
稻种子收获后到播种要休眠 8 个月左右的时间,有的农民朋友由于不重视稻种的贮藏与保管,以致出现了种子含水量高、被老鼠偷食、混杂等现象,给水稻生产造成了诸多不利。 因此,农民朋友在稻种收后,一定要做好贮藏保管工作。 一是要晒干种子。 种子含水量的高低是影响种子寿命的主要因素。 因此,贮藏时,必须严格控制种子的水分含量,籼稻在 13%以下,杂交稻在 12%以下。 鉴别稻种含水量最简单的方法
1、线虫病、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和胡麻斑病等多由种子和土壤侵染传播。 水稻种子上带有很多病原菌,可在稻株生长不同时期、阶段,表现出各种不同的病害症状。 由种子传染的有恶苗病、干线病。 恶苗病主要以种子过冬,种子萌芽后,侵染幼苗茎基部传病;而由土壤侵染传播的有纹枯病、稻瘟病、白叶枯病等。 其中纹枯病发生面积最大,发病率最高,受害田减产率最高达 50以上,其主要以残留在土壤中的菌核越冬传病。
1、稻育秧即将开始,而种子消毒是育秧的关键。 现介绍 10 种种子消毒方法。 一、用 50多菌灵、50甲基托布津或 50福美双 500 倍液浸稻种 48 小时(200 克药液对水 100 公斤搅匀后可浸稻种 6070 公斤),然后捞出催芽、播种,对预防稻恶苗病效果较好,可兼治稻瘟病、水稻胡麻斑病、水稻幼苗立枯病等。 二、用 40强氯精 200 倍液浸种。 先将种子用清水浸泡 12 小时
1、检技术要点种子带有的病虫是水稻病虫感染的最初来源之一。 选择健康的种子或针对种子带有的主要病虫种类采取相适应的消毒杀虫方法,配合土壤处理是减少病虫来源、推广无公害栽培的重要途径。 因此对于水稻无公害栽培,在播种前有必要对种子进行“体检”。 用高锰酸钾染色法检查谷象和米象取种子试样 15 克,除去杂质,倒入铜丝网中,在 30水中浸泡 1 分钟,再移入 1%高锰酸钾溶液中染色 1 分钟。
1、、晒种关在浸种前 23 天,把稻种摊在竹笪上翻晒 34 小时,注意不在中午阳光过猛的时候晒,也不能把稻种摊在水泥地面和灰沙地上晒,以防晒伤种胚,影响发芽。 稻种翻晒的目的在于提高种子活力,促进发芽,生长齐一。 因为经过晒种,种子吸水力强,酵素(酶)活动力强,加速了养分分解,因而出芽奇快。 二、选种关用比重法进行选种。 即用 50 公斤清水放入 1520 公斤黄泥或 10 公斤盐,充分搅拌
1、康检查” 种子带有的病虫是水稻病虫感染的最初来源之一。 选择健康的种子或针对种子带有的主要病虫种类采取相适应的消毒杀虫方法,配合土壤处理是减少病虫来源、推广无公害栽培的重要途径。 因此对于水稻无公害栽培,在播种前有必要对种子进行“健康检查”。 用高锰酸钾染色法检查谷象和米象取种子试样 15 克,除去杂质,倒入铜丝网中,在 30水中浸泡 1 分钟,再移入 1%高锰酸钾溶液中染色 1 分钟。
号审定编号:国审稻 980002品种来源:新稻 85粳 81754选育单位: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省级审定情况:1995 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8 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中晚熟品种。 株型紧凑,茎基部节间短,株高 100 厘米左右,主茎叶片 1617 片,亩穗数 23 万左右,穗呈纺锤形,穗长 1517 厘米,每穗平均粒数 110130 粒,结实率
1、、窖藏法选背风向阳,地势略高,地下水位低的地方挖窖。 窖的大小按贮种量、地势、土质而定。 一般 方米的窖容可贮 250 公斤稻种。 窖深以 挖窖过深,窖温增高,地下水上升,种子含水量增加。 窖容以 2 立方米左右为宜,土质好的也不宜超过 3 立方米。 长形窖比圆形窖好,容易与地温接近,能自然控制温度,不致发热坏种。 入窖时期,以土层上冻 36 厘米厚时为好,出窖时间以化冻 610 厘米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