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准测量
+ 5 1377 1343 后 47 1478 6264 +1 1577 1568 前 46 1456 6142 +1 后- 前 +0022 +0122 0 6 1372 1382 后 46 1447 6134 0 1522 1534 前 47 1457 6245 1 后- 前 0010 0110 +1 1288 1290 后 47 1454 6240 +1 1620 1600 前 46
4 12 + +6 + A ∑ 49 +25 0 辅助 计算 ƒh=25mm ƒh容 =177。 12 mm=177。 84mm ∣ ƒh ∣≤∣ ƒh容 ∣ ƒh /n =25/49 = (一)、方位角的概念 测量中常用方位角表示直线的方向。 从标准方向的 北端起顺时针量到直线的水平夹角 ,称为该直线的方位 角。 角值范围为 0176。 ~360 176。 1 2 标准方向 二、方位角的推算
差、后前视距累计差、黑红面读数差、黑红面所测高差之差和检测间隙点高差之差。 四等水准 测量规范对四等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见表 21 四等水准测 量主要技术要求 表 21 观测 等级 仪器 类型 支线长度( km) 附合路线长度( km) 视线长度( m) 视距差( m) 视距累计差( m) 路线闭合差( mm) 平地 山地 二等 DS1 ≤ 50 ≤ 1 ≤ 3 177。 4√ L 三等
m 前后视距累积差 /m 视线高度 黑面、红面 读数之差 /mm 黑面、红面 所测高差之差 /mm 三 DS1 100 3 6 三丝能读数 DS3 75 四 DS3 100 5 10 三丝能读数 (二) 观测程序 四等水准测量一般采用双面水准标尺和中丝测高法进行观测,并且每站按后后 前 前和黑 红 黑 红的顺序进行观测。 下面以四等水准测量 为例介绍。 a 确定后视点、前视点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