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
同学来抽牌 .如果抽到王 , 有一份纪念品。 若没抽到王 , 要回答一个问题才可以拿到纪念品 . ( 1)如果你和象棋职业棋手下一盘象棋,谁赢的可能性大。 ( 2)有一批成品西装,经质量检验,正品率达到 98%。 从这批西 装中任意抽出 1件,是正品的可能性大,还是次品的可能性大。 ( 3)任意抛一枚均匀的硬币,出现正面朝上、反面朝上的可 能性相等吗。 ( 4)一个游戏转盘如图,红、黄、蓝
棱柱的表示方法: ( 1) ( 2) 由学生阅读教材,归纳总结出这些概念 巩固练习: ( 1)利用“变式”突破难点 (约 3分钟) 提问:确定下列图形哪一个是棱柱 ?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 2)、学以致用 : 如图是一个棱柱,试写出所有的 ( 约 2分钟) ( 1)底面 ( 2)侧面 ( 3)棱 ( 4)对角线 (写 4条即可 ) 如何表示该棱柱。 由学生独立完成
是本单元的第一课,为后面二课内容打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绘画基础能力,孩子们正处于想象力丰富的时期,本课时的学习对他们来说有
不一定提出过可探究的问题 , 所以要求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 , 从观察到思考 ,从理论到实践操作 , 从提出问题到合作探究等多层面多形式的学习方法。 ,激发兴趣 ,共同学习 3 .归纳小结,畅谈收获 4 .作业训练,课处延伸 周末一家人正在看世界杯足球赛的实况转播,一位运动员在球门前飞起一脚将足球向球门踢去,眼见得此球将进入球门可惜停电了,而邻居家里灯火辉煌,并传来喝彩声 ……。 大家猜想一下
间 t的 函数,即 s=vt 其中速度 v是常量。 反过来,也可以由位移 s 和速度 v(常量)确定物体作匀 速直线运动的时间,即 t= 这时,位移 s是自变量,时间 t是位移 s的函数 引出反函数定义 教学过程 定义域 值域 函数 y=f( x) 反函数 A C C A 从映射概念理解关系 反函数
教 材 说教法都选择及其依据 说教学手段及其依据 说 教 学 方 法 学法就是指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与技能的方法 说 学 法 指 导 说教学思路设计及其依据 说各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 说 教 学 程
证明: ( 1)设 是圆上任意一点, 因为点 P 到原点的距离等于 2,所以 也就是 即 是方程 的解 . 那么 ( 2)设 是方程 的解, 两边开方取算术根,得 即点 到原点的距离等于 2, 点 是这个圆上的点 . 由 (1),(2)可知, 是以圆心为原点,半径等于 2的圆的 方程 . 问题 1: 圆 C如图所示:圆 C以原点为圆心, 2为半径。 点 在圆上吗。 点 在圆上 练习题 (A)
习的主体,针对他们对周围的世界具有强 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使他们主动参 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设计理念 :用科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指导课 堂教学。 因为科学要肩负的任务就是要善待 学生们的探究兴趣,引领他们运用观察、实 验等科学的探究方法进行探究,并能实事求 是地进行观察描述,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科 学素养 ,并有效提高课堂实效。 所以通过本节 课的学习,让学生对岩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何使他们学会学习。 正如埃德加 •富尔所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叶圣陶老先生也说:“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 ”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尤为重要。 从授课对象看,我教的是八年级的学生。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特点是文言文知识不够丰富,因此,在学法上,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自主学习法和情景感知法两种学法,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四、说学法
( 1)不等式组( 1)的作用是什么。 ( 2)在函数 z=2x+y中, z的几何意义是什么。 ( 3)要解决的问题能转化成什么。 二、尝试探究,生疑释疑 设 z=2x+y,求 z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y x O x4y=3 3x+5y=25 x=1 A B 作直线 l0: y=2x l0 将 l0平行移动得一组平行直线: y=2x+z l1 l2 则当直线 l1经过 B(1, 1)点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