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
情境、探究新知 三、充分练习、巩固新知 四、谈谈收获、课堂总结 侧 面 长方形的长 底面周长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 高 长方形的长 = 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 = 圆柱的高。 达标训练 : A级 ( 1):把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后得到一个( )形,他的( )等于圆柱体的底面周长,(
学习的主人。 ”为能更多地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我将本节课的 教学过程 设为以下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景发现新知: 我 创设 了这样的 情境 : “代数式”庄园 的果树上挂满了“整式”的果子: t, 300, s, n, ax, 0,请你任选其中的两个,分别运用整式的四则运算,合成四个代数式;并与同组的伙伴交流你的成果。 其中有不同于整式的 式子吗。 请说一说。
,以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为出发点,确定以上 3个方面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来源 :] 二、教法与 学法 基于以上教材 特点和学生情况的分析,我在本节课主要采用 “ 引导 — 发现教学法 ” ,借助于计算机课件,通过 “ 问题情境 — 建立模型 — 解释、应用与拓展 ” 的模式展开教学。 三、教学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
法、合作探究法、交流讨论 课 型 新 授 课 前 准 备 [来源 :] 多媒体课件 是否采用多媒体 是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课时 第 1 课时 备课 总数 第 1课时 课 堂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回顾反思,引入新课 下列两个整数相除如何表示成分数的形式: 3247。 4= , 10 247。 3= , 12 247。 11= , 7 247。 2= .
)利用合作、讨论、探究的方法,采取师生互动的形式,走进诗歌体会课文。 ( 3)利用对比辅助背诵法帮助学生进一步走进诗歌内容,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 (主要还是洋思教学法) 教学手段 为更好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借助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省时增效。 四、 教学程序设计 引导入
创造性地感受童话的意蕴。 LOGO 教学过程 1 爱新装 3 穿新装 2 做新装 4 展新装 整体感知: LOGO 教学过程 合作探究: ( 1) 故事一开始作者花了许多笔墨极度渲染皇帝爱新装的程
100个波传到 观察者 A位置 (因为在一个周期内 波向前传一个波长 ),观察者感觉 到的频率与波源频率相同。 使用教学软件不忘课堂教学 • 听:感知现象 • 看:形象描述 • 讲:逻辑演绎 • 算:上升理性 评价:帮助学生在形象思维的平台上,展开逻辑思维。 (2)当波源不动,观察者向波源运动 多普勒效应 (清华同方课件) 例题 2 • 设波速 v= 100m/s, 波源频率 f=100 Hz,
那里有我年轻的爱情。 课时处理 教学选题 教学平台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哦,好 绝望 的地方,因为在 年三十的晚上,在那个地方,我和我重病的儿子被爱人家赶出了家门。 环节二 忆往事,闻心曲 步骤二,自主赏析 你还能从文中找出这样台词相同但所反映的心理活动迥然不同的片段吗。 小组讨论 Wiki交流 课时处理 教学选题 教学平台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步骤二,自主赏析
2、养成了学生的依赖心理,养成了学生怕动脑筋的习惯,难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更难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为弥补这一不足,不少教师施以课后的题海战术。 这种强化训练虽使学生有事可做,说不定也能获得一时的高分成绩,但学生未必能真正理解、消化,时间长了就会产生厌学情绪一般地说,对于老师的课堂讲解,学生能百分之百的听的恐怕没有,能百分之百听懂的,则恐怕更是不可能的;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也不是都能认真
2、在初始阶段(这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接触到的第三篇文言文) ,所以对文言字词、语法的要求可以尽量放低,甚至基本不作要求。 2 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确立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贯彻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教育,结合本单元的特点,我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定为:知识目标:学习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能力目标: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学原理。 丰富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