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
2、时进行第一次压蔓,在蔓长至70 厘米左右长时进行第二次压蔓,压蔓时可将蔓引向同一方向,以便于管理。 及时理瓜:在开花结果期间,当发现小瓜搁在篱架上或被卷须缠绕时,应及时加以整理,使之垂直悬挂棚架下,同时清除病瓜,以免传染病害。 合理施肥:栽培夏丝瓜应施足有机肥,生长期内勤施薄施化肥。 结瓜前控制水肥,结果后及侧蔓盛发时重施肥,并重视磷肥和钾肥的施用。 有机肥施得足,丝瓜长得直而长
2、肥一次,每次用复合肥 15公斤、尿素 10公斤、钾肥 5公斤。 夏丝瓜苗期水分不能太多,太多了不利于根系生长。 抽蔓开花期需水较多,晴天要早晚淋水,采收期除淋水外,沟内要保留 1020 公分的水层,雨天要及时排水。 田间管理插竹引蔓。 当蔓长 30公分时可插竹,插入字架。 插架后,不要马上引蔓,要适当窝藤、压蔓,有雌花出现时再向上引蔓,并使蔓均匀分布。 吊瓜。 丝瓜弯曲时,要吊瓜
2、借风雨传播。 炭疽病病斑呈同心轮纹为该病后期的主要特征。 发病初为淡黄色近圆形小斑点,后扩大变为黑褐色,且具轮纹,干燥时病斑中央易穿孔破裂,严重时,叶片提早枯死,严重减产。 瓜蔓及叶柄感病,病斑为椭圆形深褐色凹斑,湿度大时,病斑部位溢出粉红色粘液。 高温、高湿、多雨有利于炭疽病的发生,病原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盘在病残体上越冬。 疫病主要为害果实,有时茎蔓及叶也受害。 果实发病多从花蒂开始
2、系发达,中耕不宜过深,一般在塔架前浅耕 23 次,生长期间分 45 次培土,每次将沟中泥培于根际 12 厘米,促使生不定根,保持土温,增加吸肥能力。 丝瓜蔓长810 米以上,须搭棚架使其蔓延生长,宽畦栽培者以两畦一组搭成平棚。 棚高 米;狭畦栽植或套种一般搭篱式架,用 米长的小竹竿,每穴一根在两竹竿之间横捆一二道草绳,使瓜蔓沿草绳生长。 丝瓜主蔓生长势强,雌花多,结果早,为了促使主蔓生长
2、前应施足底肥,深翻细耕后做垄。 两畦垄中间留 30 厘米宽的走道,在畦垄上覆盖地膜,在畦面上按 40 厘米行距、30 厘米株距定植。 丝瓜种植密度要小很多,仅在每隔两个畦垄的中前部播种丝瓜。 田间主要管理措施:定植后,白天温度控制在 25氏度之间,夜间温度拉制在 15氏度之间。 施足基肥后,前期不用追肥,第一次追肥在辣椒采收后,随水每亩冲施尿素 10 公斤,灌水采用膜下暗灌的方式;第二次追肥
2、2 月底移苗、定植,每畦种一行,株距 ,亩植 600 株。 及时搭好单行竹子架,每行竹子架上都穿过一根坚固的铁线,铁线两端牢牢固定于深埋的木桩上,横铁线上几处也用铁线搭拉紧对称地固定于地下,形成疾风吹不倒的竹子架。 另每畦地的走向(即竹子架的走向)是东西方向。 这样,让瓜蔓枝叶既能通风透气,又能上下午接受光照,充分吸收光能。 五、巧妙追肥在平整土地分层施入基肥后,隔三天才把瓜苗定植于畦面。
2、要选择果型具有本品种特征的,瓜条粗正、瓜柄肥大、瓜条生长发育快、无病虫害的瓜作种瓜。 在种瓜发育过程中忌湿度过大,如果连续阴雨或果实接触潮湿的土壤,容易感染绵腐病。 当瓜皮硬化、皮色变枯黄时,表明种瓜已充分成熟,即可采收。 一般开花至生理成熟需 40 天左右。 种瓜采收后,可在瓜的顶部打几个小孔,或切除项尖部,挂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使瓜内的水分迅速散发,待瓜条充分晾干后,再掏取种子。
2、果和流胶果等,这些果实宜及早摘掉,以免浪费植株养份和影响到其它果实之正常发育。 丝瓜自播种至采收所需之日数,视育苗期的温度,早春温度回升快慢和品种对日照反应之敏感性而有很大的差异。 大体来说,播种后约 60开始进入采收期,气温较低,或寒流来袭次数较频繁会迟延采收期。 丝瓜生长势旺盛,生育期间管理良好,采收期可常达 4月,供鲜食用之普通丝瓜在开花后 8丝瓜络者,需经 2 个月,使果皮变黄褐色
2、亩基施腐熟有机肥 3000斤、三元复合肥 30 公斤。 第一次采收后及时追肥,每亩用腐熟人粪尿 25 公斤、尿素 斤加水 25 公斤浇根,每隔 7 天浇 1 次,共浇施 10 次左右。 生长期要求水分供应充足,可以结合追肥浇水,必要时开沟灌水。 3、整枝引蔓:丝瓜爬架后每隔 2向上引蔓 1 次。 留主蔓和 2 条侧蔓,及时去除卷须和过多雄花。 采用人工辅助授粉,一般 1 朵雄花可授 5雌花。
2、同时掐除各个节位上的幼瓜和须。 然后打头,落蔓,留种瓜,等该雌瓜开花后,利用已经开放的雄花进行兑花,每株上选留一个种瓜即可。 兑花时间最好选在早晨 7花粉生命力强的时候,注意兑花时棚温不能太高,最好不要超过 35。 如果棚内没有蜜蜂或者其他蜂类进行授粉,种瓜不需要套袋,留种也不需要进行隔离。 留种的植株,一般不需要冲施任何肥料。 一是前期施用的肥料即可满足其生长需要;二是节约了肥料,减少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