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
结果却愈弹愈伤心,眼泪汪汪然了。 这是 “她”,同时也是作者自己。 一纵一收,作者马上回到含而不露的写法上去了。 “推手”云云,指弹琵琶,欧阳修《明妃曲》“推手为琵却手琶”;而弹的那一曲为什么必须是《梁州》呢。 正因为梁州在北,今已沦亡,“哀彻”两字加深了感慨悲凉意绪。 “云飞 烟灭”已将上文一齐结束。 “贺老”句便是尾声。 这尾声与发端遥相呼应,再次强调盛时已成为过去,盛事已成为历史。
离情 ,都是千百年来送别诗中常写的景色。 《 送别 》 以短短的一首歌词,把这些景色都集中起来,给人一种冲击力,那 王观在 《 卜算子 》中写了什么景色抒发了什么情感呢。 水是眼波横, 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 , 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 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 千万
4、周瑜。 7词中抒 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 分)答:_ _ _答案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敬仰之情,也写出了自己壮志难酬的郁闷心情。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 89 题。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1、11/28/2016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宋词四首11/28/2016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了解并体会四首作品中词人所呈现的内心情感。 2、 鉴赏词人表情达意的不同手法及其巧妙之处。 11/28/2016该课件由【语文公社】重点: 充分利用课本信息(文本、注释),引导学生发现这四篇作品各自的形意兼备之美。 难点: 让学生了解这四篇作品所表达的感伤主题的源头和价值
1、初名 曲 、 曲子词。 简称“ 词 ”,又名乐府、乐章、琴趣,还被称作 诗余 、歌曲、 长短句。 归纳起来,这许多名称主要是分别说明词与音乐的密切关系。 词的名称:词牌的产生:1、古代乐府诗题或乐曲名称;如 六州歌头 ;2、名人诗词句中几个字,如 西江月 ;3、据某一历史人物或典故,如 念奴娇 ;4、还有名家自制的词牌,如 扬州慢。 词牌词大致可分 小令 (58字以内)、 中调 (59一
患意识。 江北各地沦陷已久 , 如果朝廷不迅速谋求恢复 , 民众就会安于异族统治 , 忘记自己是宋室臣民。 由此 ,也抒发了对南宋政府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 “ 凭谁问:廉颇老矣 , 尚能饭否。 ” 来表现主旨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南宋的不抵抗主义 , 带来令人惨不忍睹的现实
下片进一步写对生活的感受。 对春花落地感到无可奈何,燕子年年归来也不觉新奇。 人只能在花开花落、燕去燕来中逐渐衰老,想到此他只有独自一人在小园花径间不断地徘徊。 问题: 你是怎样理解“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这两句的 ? 其中蕴涵了什么样的哲理呢。 这两句对仗工整,表现出词人的巧思深情: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时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所以说“无可奈何” ;然而在这暮春天气中
入的曲调,其章节抑场抗坠、变化多端,与以“ 中和 ” 为主的传统音乐大异其趣;歌词的句式也随之长短、错落、奇偶相间,比起大体整齐的传统古近体诗歌来大有发展,具有特殊表现力。 曲子词、近体乐府、诗余、长短句之名由此而得。 前人按各词调的字数多少分别称之为 “ 小令 ” 、 “ 中调 ” 或 “ 长调 ”。 有的以 58字以内为小令, 59字到 90字为中调, 91字以上为长调;有的主张
位粉丝 46楼 【 025】 2020年 8月 12日,今天是赵佶的宴山亭 【原文】 宴山亭 赵佶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燕脂匀注。 新样靓装,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 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 愁苦,问凄凉院落,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者双燕何曾,会人言语。 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 怎不思量。 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译文】彷佛是能工巧匠的杰作
第 6名 辛弃疾:永遇乐 (千古江山 ) 第 7名 姜 夔:扬州慢 (淮左名都 ) 第 8名 陆 游:钗头凤 (红酥手 ) 第 9名 辛弃疾:摸鱼儿 (更能消 ) 第 10名 姜 夔:暗香 (旧时月色 ) 第 11名 苏 轼:水龙吟 (似花还似非花 ) 第 12名 姜 夔:疏影 (苔枝缀玉 ) 第 13名 辛弃疾:水龙吟 (楚天千里清秋 ) 第 14名 李清照:如梦令 (昨夜雨疏 ) 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