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
可再嫁否 ?”曰:“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此说。 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 ——《 二程遗书 》 材料4: 朱熹说:“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 材料5: 所谓天理,复是何物。 仁、义、礼、智、信岂不是天理。 君臣、父子、夫妻岂不是天理。 在个人修养 (“人性” )上如何实践“理”。 修养观 ——“存天理,灭人欲” 天理
1、2016/11/28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明理学2016/11/28该课件由【语文公社】1/28该课件由【语文公社】1/28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感慨古韵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语文网中网 1/28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瑜和台湾同胞赞叹书院文化的魅力2016/11/28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本目标就是强国。 个人的精力应该奉献给国家。 格物 齐家 致知就是心里明白了 !修身是用正理来指导修行的。
政议政;言论不当,朝廷仅是贬官离京而已,而且职务并不低。 ③ 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 ( 1)时代背景 ( 2)代表人物及主张 ① 北宋时期 ② 南宋时期 程颢、程颐 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 ; 仁是万物俱生的; 朱熹 (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 ) “理气论”、“心性论” 朱熹说:“所谓天理,复是何物。 仁、义、礼
”。 (2)表现在社会伦理方面,“理”就是“三纲五常”,是 人们要遵守的社会规范。 这是直接为统治者服务的。 (3)在人性与“天理”的关系上,主张“存天理,灭人欲”。 在产生初期不为统治者重视,到了明朝开始确立了在思想 界的统治地位,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两方 面:一方面对人的人格、气质、品行、立志、责任感等方 面具有积极的影响,但另一方面它所规定的 “ 三纲五常 ”
世界观 ) 主要思想 三、陆王心 学 心是万物本原 (心即理也) ‚ 发明本心‛、 ‚致良知‛(明理的方法) 主要思想 历史地位: 理的社会伦理属性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比较 都承认理的存在(理学) 都主张 “ 存天理,灭人欲 ” ,维护封建统治。 都是唯心主义思想 理学 心学 不同点 世界观 方法论 哲学范畴 “ 理”是万物的本原 “ 心”是万物的本原 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展提出了什么思想主张。 ( 2)程朱理学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是一个天理,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 请你根据材料和课本第 13页的内容分析程朱理学所谓的“理”指什么。 怎样才能得到“理”。 程朱理学的思想主张有哪些。 天理指什么。 如何认识天理。 自主学习问题探究二: 根据材料回答二程和朱熹对儒学的发展提出了什么思想主张。 程朱理学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