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二使
客 舍 青青柳色新。 劝君 更尽 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品读要求: 抓关键词体会情意。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在诗中画出 表现情意的关键词,旁边写批注体会。 故人 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李白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故人 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孟浩然 《 过故人庄 》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
依。 —— 《 诗经 》 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 《 堤上柳 》 柳,音同“留”相近。 古人送别,有折柳相送的习俗。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返回
旅店旁的棵棵绿柳, 被雨水冲洗得翠色欲滴。 这句诗点明了送别的 、 和。 地点 时间 环境气氛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君:指元二。 请你再饮一杯离别的酒吧。 因为 你西出阳关之后,在那里就见不 到老朋友了。 更:再。 故人:老朋友。 更尽:再饮完。 阳关:汉朝设置的边关名,故址在今 甘肃 省 敦煌县西南,古代跟 玉门关 同是出塞必经的关口 《
安陌上无穷树, 唯有垂柳管别离。 —— 刘禹锡 《 杨柳枝词 》 为近都门多送别, 长条折尽减春风。 —— 白居易 《 青门柳 》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 李白 《 春夜洛城闻笛 》送 元 二 使 安 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送 元 二 使 安 西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 元 二 使 安 西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莫愁前路无知己,
我们说王维的诗, “ 诗中有画 ” ,那么读这两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物呢。 (1)雨:什么时候的雨。 这雨大吗。 为什么说是小雨 ? (2)客舍 (3)柳树:什么样的柳树。 那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 谁能连起来说一说。 2.指导朗读 这样的渭城美吗。 你喜欢吗。 指名读、再指名读。 再指名读。 男女赛读。 (二)品读后两句,体味别意 过渡:多么美的渭城啊。 可是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清晨
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渭城清晨一场如酥 小雨,湿润了路上的尘 埃,旅店旁的棵棵绿柳, 被雨水冲洗得翠色欲滴。 这句诗点明了送别的 、 和。 地点 时间 环境气氛 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返回 渭城 阳关 安西 西 出 阳 关 无 故 人 长安 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朋友,请再喝尽这杯醇香 的美酒吧,等你西行出了
环境气氛 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返回 渭城 阳关 安西 西 出 阳 关 无 故 人 长安 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朋友,请再喝尽这杯醇香 的美酒吧,等你西行出了 阳关之后,就再也没有一 个交情深厚的老友了。 这两行诗由写景转入送别。 “更”字表明酒已劝了多次、 敬了多杯,这依依惜别之 情虽只字未提,但都
读。 再指名读。 男女赛读。 (二)品读后两句,体味别意 过渡:多么美的渭城啊。 可是 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清晨,就是在这个如诗、如画的美景之间,诗人却要和他的朋友元二分别了。 他又是怎么送别友人的呢。 我们读读后两句。 指名读、再指名读。 齐读。 读了这两句 , 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 ?我们再来读读这两句话。 齐读。 想想在酒席上,他们除了喝酒,还会干嘛。 那么王维会说些什么呢。 他们只喝了一杯吗。
棵绿柳,被雨水冲洗得翠色欲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地点 时间 环境气氛 这句诗点明了送别的 、 和。 解答 •前两句写离别时的景色, 地点 是( ), 季节 是( ),从哪里可以看出。 “柳” 与“ ( )”谐音,暗含( )之意,你感觉这景色如何。 城 渭 春季 留 送别 雨给人感觉是伤愁。 而柳在古人眼里更是有含义的,古代有折柳送行的习俗,来到送别的地方,折下柳枝送给行人
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 岑参 q236。 十日过沙碛, 终朝风不休。 马走碎石中, 四蹄皆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