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率
关系。 如图: 一、分析图像的方法 ( 2)“先拐先平,温高压大”。 在化学平衡图像中,先出现拐点的反应先达到平衡,先出现拐点的曲线表示的温度较高(如图 A)或表示的压强较大(如图B)。 图 A表示 T2> T1,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图 B表示 p1< p2, A是反应物,正反应为气体总体积缩小的反 应,即 a+b> c。 例 1 可逆反应 mA(s)+nB(g)
的反应速率为:(1)v(A)=(L s) (2)v(B)=(L s) (3)v(C)=(L s ) (4)v(D)=(L s) 则该反应速率的快慢顺序为 —————————。 (1)(4)(2)=(3) 比较反应速率大小时,不能只看数值的大小,还要将反应速率换算为用同一种物质表示才能进行比较。 注意: 对于固体物质或气态反应中的液体物质,反应在其表面进行,它们的 “ 浓度 ” 是不变的
的引导和提示) 小组讨论、交流、回答 逐步引导,回归主题 引导过渡 物理学中用速度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不考虑速度的方向称之为速率。 化学中表示化学反应的快 慢用什么来描述呢。 阅读课本,明确本节学习内容 通过问题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进入课堂 投影展示 投影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强调重难点 明确学习任务 知识探究一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重点分析其概念的重要关键字词) 倾听,理解 逐层引导
( g)在恒温下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A 反应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B P和 S的生成速率相等 C 反应容器内 P、 Q、 R、 S四者共存 D 反应容器内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反应 A2( g) +B2( g) 2AB( 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 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的 AB,同时生成 n mol的 B2 B 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C 单位时间内生成 2n
1、第二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知识点一 化学反应速率栏目链接1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2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符号为 v, 单位为 11或 1s 1或 1h 1。 栏目链接3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式。 某一物质 中: c(A) 某物质
平衡移动的方向 增大 [反应物 ]或减小生成物浓度 减小 [反应物 ]或增大生成物浓度 升高体系温度 降低体系温度 增大体系压强 减小体系压强 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移动没有影响,能缩短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 正反应方向 逆反应方向 吸热反应方向 放热反应方向 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 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 12 练习 1 氢氧化镁在水中存在下列平衡: Mg(OH)2(固) Mg2 + + 2OH –
2)动:动态平衡(正逆反应仍在进行) (3)等:正反应速率 =逆反应速率 (4)定: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 不变,各组分的含量一定。 (5)变:条件改变,原平衡被破坏,在新 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 (1)逆:只有可逆反应才能建立化学平衡 二、平衡移动原理 ( 1)勒夏特列原理 —— 平衡移动原理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 (浓度、压强、温度 ),平衡就向能够 减弱这种改变 的方向移动。
pC(g)+qD(g) ΔH=Q m+n p+q Q 0 等温线 2020/12/19 200C 300C 100C 转 化 率 压强 0 P m+n p+q Q 0 看图技巧:图象中 有三个量时,“定一看二”, 先看曲线的高低,再看曲线的变化趋势。 等压线 mA(g)+nB(g) pC(g)+qD(g) ΔH=Q 2020/12/19 200C 300C 100C P Q 0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 决定因素: 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性质(即反应物的本性) • 影响因素: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 • : 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降低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 : ( 仅适用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 )增加体系的压强,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降低体系的压强,可以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 : 升高体系的温度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降低体系的温度
改变 ( 7)给这个状态命名 平衡状态 ( 8)反应真的停止了吗。 NO 处于动态平衡 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反应速率 v(正 ) v(逆 ) v(正 )= v(逆 ) t1 时间( t) 0 (1)0~t1: v(正 )v(逆 ) (2)t1: v(正 )=v(逆 ) 平衡状态 高考资源网,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2. 化学平衡状态 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