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石
止桩号: K19+250K19+550 工程量:长 300M,宽 9M共计工程量 2700M2 二、 试验路段施工组织 人员组织:技术负责人 (),施工负责人 (),驻地监理工程师 (),试验监理工程师 (),试验人员 (),测量人员 ( ),民工 20人。 设备: 9 米宽摊铺
验结果,填入报告表中检测结果栏。 试验流程 核实样品→缩分→试样制备→称取试样→泡水→淘洗烘至恒重→称量→记录→计算→判定 泥块含量 所采用的仪器设备 9 (1) 鼓风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 105177。 5)℃; (2) 天平:称量 10kg,感量 1g; (3) 方孔筛:孔径为 及 筛各一只; (4) 容器:要求淘洗试样时,保持试样不溅出; (5) 搪瓷盘、毛刷等。 试样制备
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 试剂和材料 本试验用试剂和材料如下: a)浓度为 10%氯化钡溶液 (将 5g氯化钡溶于 50mL蒸馏水中 ); b)稀盐酸 (将浓盐酸与同体积的蒸馏水混合 ); c)1%硝酸银溶液 (将 1g硝酸银溶于 100mL蒸馏水中,再加入 5mL~ 10mL硝酸,存于棕色瓶中 )。 d)中速 滤纸。 仪器设备 本试验用仪器设备如下: a)鼓风 干燥 箱:能使温度控制在
数及碎石用量。 且当天进行碎石用量及施工延米的总量复核。 根据总体的施工进度安排,对每台桩机每天进行进度复核,有问题的桩机及时查明原因,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下,确保按工期完成施工任务。 资料的整理及报送:施工资料由专人每天收集整理,对每台桩机建立独立完整的施工记录台帐,施工过程中资 料每天向监理 工程师 报送。 四 、具体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桩位的放样:应严格按设计图纸进行放样
4 含水量(与最优含 水量比较)( %) 177。 2 2 1 2 1 1 1 2 1 2 2 5 分层厚度(与设计要求比 较)( mm) 177。 50 14 12 8 10 23 13 8 15 9 12 施工单位检查 评定结果 专业工长(施工员) 施工班组长 经自检主控项目、一般项目,符合设计要求和 《 建筑地 基基础工程 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14 施工 工艺 工艺流程图 本合同段水稳基层施工,采用中心站集中厂拌法施工。 严格按照业主设计文件及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具体要求进行操作, 工艺流程图如下: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工艺流程图 材料的基本要求 a、水泥稳定碎石中碎石应具有一定级配,应满 足《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JTJ0342020)表 的 3 号级配,(见下表)碎石的最大料径不得超过 或。 水泥稳定土的颗粒组成范围 路面工程
中的积水引导至临时排水沟,经沉淀池后分别排附近的永久管网;对场地外有影响场地的地面水予以拦截、堵截,防止漫流、聚积和下渗,影响路面的施工。 排水系统由排水沟、集水井、沉淀池等组成。 施工消防布置 施工消防布置,按标准化工地的要求,在各个消防关键部位,安放一定数量的灭火器,定人照管,定期更换灭火剂,保证灭火器的完好。 作业面划分 考虑到路面施工对共同沟施工组织的影响,以及共同沟穿越省道 201 时
碾压过程中均匀行使,严禁在工作面上掉头和急刹车。 ② 碾压过程中,表面保持湿润,如有 “ 弹簧 ” 、松散、拥包等现象及时换填新混和料,使其达到质量要求。 碾压时后一轮跟前一轮重叠 1/2 轮宽,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急转弯或急刹 14 车,保持表面不受破坏,一进一退为一遍,一轮一行顺次碾压,严禁在一个碾压行上完成所有碾压遍数。 ③ 为保证基层平整度
桩与承台刚性连接,在正常情况下,受垂直荷载后桩顶 的沉降、桩间土 表面的沉降以及承台的沉降都相等,桩顶以下桩各 部位的位移都大于相应部位土的位移。 桩侧土体对桩产生与桩位移 方向相反的侧阻力,即正摩擦力。 桩的最大轴力发生在桩的顶部。 CFG 桩复合地基则不同,任一荷载下桩顶的沉降、桩间土表面 的沉降以及基础的沉降均不相同,如图 17 所示。 在某一深度 q 范围同内,土的位移大于桩的位移(见图
频度和质量标准 序号 项目 频 度 质量标准 1 纵断面高程 ( mm) 每 10 延米 1 个断面, 每个断面 3 个点 +5, 10 2 厚度 ( mm) 均值 每 1500~ 2020m26 个点 8 单个值 10 3 宽度( mm) 每 20 延米 1 处 +0 以上 4 横坡度( %) 每 20 延米 1 处 177。 5 平整度( mm) 3m 直尺:每 200 延米 2 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