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 莫道不销魂,一失一迷一望断。 孤馆春寒今又是,杜鹃斜阳正伤心。 ” 沦落天涯,春寒料峭 ,独处客馆 ,往事纷纷,不寒而栗。 “ 闭 ” 有何妙处。 锁住了料峭春寒中的馆门,也锁住了那颗希冀的心灵。 一是 衬托 荒凉而又寂寞的 环境。 二是 逃避 袭人的 “ 春寒 ” ,闭户不出。 三是妄图借此 阻止 进入耳鼓的 杜鹃 的哀啼。 四是妄图阻挡映入眼帘的落山的
作用是 衬托,以乐景写哀情,托物兴怀。 下片是行人想象思念的女子的情状: 肝肠寸断,粉泪洗面。 不要倚在高高的阑干上,因为 “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 登楼只见一片杂草繁茂的原野,原野的尽头是隐隐春山,所思念的行人,更远春山之外,渺不可寻。 这两句不但写出了楼头思妇凝目远望、神驰天外的情景,而且透出了她的一往情深,正越过春山的阻隔,一直伴随着渐行渐远的征人飞向天涯。
2、】、诗词阅读鉴赏的一般方法,能对诗歌中的佳妙的炼字进行鉴赏。 、通过撰写文笔隽永的诗词意境想像文章,体会古代诗词的情感。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安排一教时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导入1、回忆所学欧阳修文章及有关重要文句2、引入两首词二、听两首词录音三、朗读,体会情感四、质疑、讨论踏莎行:选写残梅、细柳有什么作用。 选写残梅细柳有交代时令、描写路上所见景色的作用。 “残梅”暗用荆州记的典故
合。 这明媚的春景并没有给旅人增添一点快乐,相反,他离家越来越远,就越来越感到那一片离愁的沉重,似乎在逐渐的扩散开来,变成了一片无穷无尽、看不到头尾的绵绵不断的春水。 抽象的感情,在词人的笔下,变成了具体的形象,使人容易感受,容易亲切。 “ 离愁渐远渐无穷”这七字, 构思巧妙,着意在“远”与“无穷”的关系上。 离愁可以说轻重,而这里却说它无穷,而且是越远越无穷。 这就把旅人在路上走着的感觉
• “ 莫道不销魂,一失一迷一望断。 孤馆春寒今又是,杜鹃斜阳正伤心。 ” • 沦落天涯,春寒料峭 ,独处客馆 ,往事纷纷,不寒而栗。 • “ 闭 ” 有何妙处。 • 锁住了料峭春寒中的馆门,也锁住了那颗希冀的心灵。 • 一是 衬托 荒凉而又寂寞的 环境。 • 二是 逃避 袭人的 “ 春寒 ” ,闭户不出。 • 三是妄图借此 阻止 进入耳鼓的 杜鹃 的哀啼。 • 四是妄图阻挡映入眼帘的落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