獭兔
2、严重,当时存栏獭兔数 2103 只,经仔细检查患病獭兔数 1524 只,占 70%以上,患病部位以耳癣(痒螨所致)和足癣(疥螨所致)为主,是笔者在基层从事养兔技术工作 30 年以来看到范围最大的一次兔螨病。 为此,首先要确诊该病,然后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本病。 2、诊断笔者根据了解和看到的发病情况,病兔患部一般都发生被毛脱落,皮肤红肿,在皮肤表面形成一种糠麸状的痂皮。
2、,兔瘟很少大面积流行,多为散发型,局部性。 对策:该病只能采取以预防为主的措施,在管理中,只要按照免疫程序按时足量注射疫苗就能得到有效的控制。 仔兔在 35 一 40 天首免,每只皮下注射 2 毫升,20 天后加强免疫一次。 以后每年注射 3 次。 注射单苗效果最好,联苗对兔瘟免疫有一定影响;发生兔瘟后有以下三条治疗途径:注射高免血清,见效最快,效果最好,但成本高,货源缺;注射干扰素
2、摩擦料盆,有的衔草做窝,爬跨其他兔或接受其他兔爬跨,或作接受交配姿势。 察看外阴红肿、湿润。 发情初期为粉红色,中期为大红色,后期为黑紫色。 配种适期为发情中期,“粉红早、紫红迟、大红正当时”。 二、适时配种獭兔的配种方法有本交和人工授精 2 种方法,其中本交又有自然交配和人工辅助交配 2 种。 在此,我们只介绍人工辅助交配法。 其方法为:凡经检查无病、发情良好、适宜配种的母兔
2、且对母兔健康影响大,一般不宜连续采用。 二、严格选种:选择优良的公、母兔留做种用,要求种兔健康无病、体质健壮、发育匀称、肌肉丰满、臀部发达、腰部肥壮、肩宽广且与体躯结合好、体重大、性欲旺盛、生殖器官发育良好,母兔要繁殖力强,乳头在 4 对以上,母性好,无食子、咬子等恶癖。 三、种兔群结构要合理:獭兔的种用年限一般为 3 年,为保持其较高的繁殖力,整个种兔群要以青、壮年种兔为主,每年应淘汰
2、兔毛被厚,增长快。 适合喂獭兔的粗饲料来源很广,数量及种类很多。 调制优良的干草粉可以代替精饲料喂兔。 在日粮中合理使用添加饲料,有利于促进獭兔生长。 选取几种饲料,各以不同的比例搭配起来,叫做日粮配合。 可将日粮加工成颗粒饲料。 喂成年兔的颗粒大些(一般直径 5 毫米,长 12 毫米)。 喂幼兔的颗粒小一些(一般直径 25 毫米,长 7 毫米)。 实践证明,獭兔喜欢吃颗粒饲料。
2、。 此病病程分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三种。 急性型(又称出血性败血症)有时没有症状,突然死亡。 一般在临床上出现精神不振、拒食、呼吸急促、体温升到 41以上,鼻腔中流少量浆液性分泌物,有时发生下痢,临死前体温下降,出现发抖、抽搐、瘫痪等现象。 病程短,快的12时死亡,慢的 3死亡。 病兔剖检后,可见心、肺、肠、肝、脾、肾、膀胱、喉和淋巴结等充血,有出血点。
2、次,患处涂抹青霉素软膏配合治疗,效果好。 实际生产中,还有一些年龄特征不明显,在各生理阶段常见的病。 巴氏杆菌病:任何年龄阶段都可发病,常引起大批死亡。 临床表现有三种类型:一是急性型,患兔体温高达 40以上,呼吸急促,绝食下痢,13 天后死亡。 第二种称为亚急性型,表现为呼吸困难,鼻腔中有黏液或脓性分泌物,打喷嚏,有时腹泻,45 天因虚弱而死。 第三种为慢性型,病史长,生长停滞
2、。 俗话说:要想兔养好,需吃百样草。 饲。 獭兔仍然承袭其祖先野生穴兔昼伏夜动的习性,夜间活动多,采食量大。 夏天天气炎热,白天采食量很少,主要靠夜间采食。 冬季白天时间短,夜间时间长,所以必须进行夜饲。 俗话说:马无夜草不肥,免无夜草不壮。 夜饲是指晚上睡前饲喂一次,饲槽里放上饲料(混合精料、湿拌粉料或颗粒料),饮水器内要放满水,草架上放上饲草,让兔夜间自由采食。 只要在不浪费的情况下
2、獭兔作为第一母本,用德系或法系獭兔作为第一父本进行杂交;再用杂交一代的母兔作为第二代母本,与德系公兔进行杂交,用三元杂交后代直接进行育肥。 实践证明,通过系间杂交生产的后代,生长效果优于任何一种纯系獭兔。 合理的营养从断奶到 3 月龄期间应保证獭兔的营养水平,任其自由采食,充分利用其早期生长快的特点,挖掘其生长的遗传潜力,让幼兔多吃快长。 这是由于獭兔被毛毛囊的分化与体重的增长存在正相关关系
2、调换饲料,逐渐增减。 一般夏、秋季节青绿饲料充足,冬、春季节则以干草、块根、块茎类饲料较多。 改换饲料时,不能突换,要采取逐渐增多新换料,同时逐渐减少原来料,使兔有一个适应过渡期,以免造成应激,出现消化不良。 定时定量、少喂勤添。 要固定每日的饲喂时间,并根据獭兔的年龄、生理状态、季节等不同特点,规定每日的饲喂量标准,少喂勤添,使兔子在短时间内吃净槽中的饲料,既保持旺盛的采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