獭兔
2、疗程。 或内服制霉菌素每天 520 单位/只,每天 2 次。 千克体重用。 能菌素,每千克饲料中添加 50 毫克。 氯苯胍,拌入饲料,按 100150 毫克/千克体重饲喂。 大蒜、洋葱,适量混于饲料中经常饲喂。 酸金霉素、盐酸四环素、黄连素治疗。 配合治疗,每千克体重用 5%葡萄糖注射液 1020 毫升加 1 毫升维生素 C 混合静脉或皮下注射,1 日 2 次,连用 3 日。 黄连素、维生素
2、加蛋白质丰富的精料,尽量少喂能量较高的饲料。 防止兔拉稀,还要投喂些优质青干草,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最好放入 1%2%的食盐,让其自由饮用。 由于夏季炎热,白天獭兔大多卧伏不动,采食和活动集中在夜间,应“早餐早、中餐精而少,晚餐喂饱,夜间多喂草”,以增加其采食量,促进生长发育。 3 停止配种盛夏,公兔精液品质低,母兔发情不正常,此时配种极易出现不孕现象;即使配上种
2、实践中,尽管兔已注射疫苗,兔群抗体水平较高,但仍然发病,正是由于病原微生物多今亚型或超强毒株的存在所致。 他因素兔群中个别兔只因受体质、遗传、抗病力、环境、免疫反应的强烈程度的影响,接种后产生较低的抗体,不能抵抗强病毒而发病,加之未及时确诊造成疾病的散播。 2 急性型多见于流行初期或非疫区的青年兔和成年兔,健康兔感染后 1020h 突然死亡,死前无明显临床表现或仅表现为短暂的兴奋。
2、前尚未制定出国家统一的饲养标准。 由于各地饲料种类不同和地区的营养差异,所以在应用国外饲养标准时,应灵活掌握,要因地制宜。 目前,我国獭兔生产中,大多采用“青粗饲料加精料”的饲养方式,根据这种饲养方式,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现将国内一些饲养场家和研究中心提出的建议饲养标准介绍如下。 2各类饲料配比配制獭兔日粮选用饲料时,应力求多样化,以利于各种饲料所含营养物质的互补性
2、属缺陷。 4、蓝色獭兔。 该兔全身布满纯蓝色的被毛,每根毛从基部到毛尖都是蓝色,不出现白毛尖,不褪色,没有铁锈色,粗毛也是蓝色。 凡有褪色或陈旧毛色以及粗毛为白色者,都属缺陷。 5、青紫蓝色獭兔。 该獭兔毛的基部为石蓝色,其色带比中部宽,毛中间部为珍珠灰色,毛尖为黑色。 凡被毛带锈色、淡黄色、白色或胡椒色,毛尖毛色过深或四肢带斑纹者,均属缺陷。 6、加里福尼亚色獭兔。 该獭兔全身被毛除在鼻端
2、三联苗)一般在幼兔 302)巴氏杆菌:巴氏杆菌又叫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临床症状:流行开始时,常不出现任何症状,就突然倒地死亡,一般地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体温升高,停食鼻腔流出粘液和浓性分泌物。 病理变化:剖检肝脏变性,并有小坏死点,肺部严重充血、出血,喉粘膜,气管粘膜充血,出血。 防治:本病以预防为主,定期注射疫苗,常用的疫苗有兔瘟
2、度出血,肠系膜淋巴结肿胀,回肠和盲肠粘膜以及回盲瓣也有不同程度肿胀,其他器官无明显变化。 四、诊断。 据实验室涂片镜检,细菌学检查结果,结合临床表现及剖检变化,确诊为兔大肠杆菌感染。 药敏试验结果为:对庆大霉素、氯霉素、氟哌酸高敏,对卡那霉素、痢特灵、链霉素中敏,对四环素、青霉素、磺胺嘧啶不敏感。 五、防治措施。 将病兔隔离饲养,死兔深埋,对兔舍进行彻底清扫。 火碱、百毒杀交替消毒。
2、卖出的种兔出现后代退化的现象。 更不要随意在集市上购种兔,原因是集市上的是商品兔,生产性能低,兔病防疫没有把握,又无跟踪技术服务,更没有对商品兔回收的承诺,结果吃亏的还是农户自己。 二、广辟饲料来源,降低养兔成本农户养兔一般还是采用过去那种全部喂草的方法,有什么喂什么,造成兔子饲料单一,生长发育较差,生产性能降低,经济效益不高。 要克服上述因素,必须改变单一喂草的习惯
2、毛一般在 3 月初至 4 月底,秋季换毛一般在 9 月初至 11 月底。 我国南北方因条件差异换毛时间约相差半个月左右。 二、确定獭兔取皮的时间确定獭兔取皮的时间要把握两个原则:一是要适龄,二是要适时。 1、适龄:就是要选在青年兔第一次年龄性换毛结束后和第二次年龄性换毛开始前,即 5 月龄6 月龄,体重达 克左右时宰杀取皮,方米,符合等级要求。 从毛皮成熟情况来看
2、主要是遗传所造成的。 因此,对于抗病力较差的毛兔和皮兔更应加强饲养管理,同时应注意抗病力的育种。 年龄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不断提高,尤其是幼兔阶段,鼻炎的感染率和感染速率最大,幼兔到青年兔的过渡期也有较高的易感性。 似乎在家兔快速生长发育阶段,鼻炎的易感性也高。 降低兔群的整体发病率,应从小兔开始,狠抓幼兔和青年兔,严格控制种兔。 季节气温不稳定容易诱发家兔患病。 据调查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