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
232 20 ( 32 20 ) 540x x x 矩形田的面积 小道占的面积 多减的面积 试验田的面积 整理得: 2 52 100 0xx 解得: 122 , 50( )xx 舍 去即:小道的宽为 2m 总结: 在应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与应用一元一
通过学生实验自主探究,让学生对透镜的认识得到提升,为学习下一节“生活中的透镜”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什么是凹透镜。 (2).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3).知道透镜的光心、主光轴、焦点、焦距。 会寻找凸透镜焦点和测凸透镜的焦距。 2.方法过程:通过实验观察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探究习惯
方向无关;动能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因此速度对动能的影响更大。 补充板书 : 一、动能 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动能的大小:物体的动能等于它的质量跟它的速度平方的乘积的一半。 计算公式: 212kE mv 国际标准单位:焦( J) 动能是标量 Powerpoint 展示 水蒸汽烧手的例子,强调速度对动能影响 更大,注意平方 Powerpoint 展示 练习 一个人站在阳台上
什么关系。 学生观察后,小组讨论,提出可能的问题。 一个同学作为物体做动作,另一个同学作为物的像,做出物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动作。 可能的猜想: 1.像和物的大小相同。 2.像和物的距离相等。 3.像、物左右相反。 4.像远小近大。 …… 想要验证自己的猜想就得需要进行实验验证,眼见不一定为实,科学测量正乾坤。 (二)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 1. 确定像到底在哪儿是非常关键的问题
路图: 表格设计: 电压 U/V 电阻 R/Ω 电流 I/A 1 2 3 7:改变电阻研究电流随电阻如何变化,那该如何改变电阻呢。 更换了定值电阻后,电阻两端的电压就会随之改变,但我们的实验又要求电压不变 ,如何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值不变。 (引导学生思考,滑动变阻器既然能改变电压) 学生回答:更换定值电阻来改变电阻;调节滑动变阻器能使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保持不变
展示 各组实验设计方案 ,评价优异 成功的实验需要选择正确的材料,老师搜集各组的实验方案,发现大部分同学选择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为什么选择过氧化氢。 1. 组织学生围绕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为什么从动物肝组织中提取过氧化氢酶。 PH对底物 H2O2的影响。 如果想实验进行定量,该如何选择反应装置呢。 因为预习学案中提供了 4 种实验装置,请同学区分定性及定量实验的装置。 所以
讶到触动,这与其说是五角星图案的果核所产生的诱人之处,不如说是儿子独特的发现、创新的思维方式给父亲带来的震撼。 感 悟 使我深受触动的是,有些偶然的事情,会让我们有意想不到的发现和收获
的实像最小 图 335 b点时,成放大的实像 c点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 d点时,成放大的实像 18 cm处,在透镜另一侧 20 cm处成一清晰像,则此透镜的焦距 ( ) 20 cm 9 cm 10 cm到 8 cm之间 9 cm到 10 cm之间 ,当烛焰离透镜 12 cm时成的是放大的实像,当烛焰离透镜7 cm时成的是放大的虚像,则这个透镜的焦距不可能是下列的哪个值( ) cm cm
格中。 (2)在桌面亡铺一条毛巾,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毛巾上匀速滑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填入课本 P93表格中。 (3)取走毛巾和玻璃,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在桌面上匀速滑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填人课本 P93表格中。 (4)在木块上加放一个 重物,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它们在桌面上滑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填人课本 P93表格中。 师:其他小组认为以上的实验计划合理吗 ?有没有异议 ?
用去一半 , 剩下一半的 质量 只是原来的二分之一 , 但 密度却不变 . 密度的大小与物质的 种类 有关,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 无关 密度公式的应用: 1.计算物质的密度: ρ= m/V 计算密度.鉴别物质 2.计算物体的体积: V=m/ ρ 可以计算一些体积难以测量的物体 (如沙子、等一些形状不规则的物体) 3.计算物体的质量: m=ρV 有些物体的质量太大不便于直接测量 六.密度公式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