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
2、地膜、抛撒石灰等方法降低。 三、改善光照桃树喜光。 要合理修剪,尽量压低南部树体高度,让树冠通风透光;早揭晚放草苫,并选用无滴、透光性好的薄膜;同时每天人工补光 2 至 3小时,经常清扫和擦洗棚膜;在果实着色期,棚内铺设反光地膜和悬挂反光膜。 四、补充二氧化碳在晴天上午 9 至 11 时,采用温室气肥增施装置进行二氧化碳施肥,适宜浓度为 800 至 1000 毫克千克。 五
2、树干涂白,降低昼夜温差;二是树干捆草防冻。 常用涂白剂配方是生石灰 1213 千克,加石硫合剂原液(20 波美度左右)2 千克,加食盐 2 千克,加清水 36 千克。 涂白亦可防治枝干日烧。 保护伤口较大的锯口要削平然后涂清漆或托布津油膏、菌剂等保护。 较大的病斑治愈后要及时进行桥接并保护。 及时治疗病斑刮树皮桃树腐烂病一般为害树皮的浅层,在桃树发芽前刮去翘起的树皮及坏死的组织
2、叶缘红棕色并呈焦枯状,叶身有时出现草黄色斑点,落叶早,生理落果多,果实成熟提前,果顶部容易发生腐烂现象。 在落叶果树中,桃树是对中、微量元素比较敏感的树种,尤其对缺铁的反映更为突出。 桃树缺铁首先在幼叶上表现失绿,呈淡黄色甚至变成白色,叶脉同时失绿,在叶脉失绿的同时往往伴有叶缘和叶面出现斑状坏死,缺铁严重时引起新梢干枯。 在土壤含钙量高的偏碱的土壤上,积水后很容易引起桃树叶片失绿。 所以
2、照不足,就会枯死。 当叶片光照不足时,则变黄、脱落,影响光合作用。 果实如果没有充足的光照,果实变小、着色差、品质劣。 针对这一点,桃树的枝量不易太大。 心枝生长势弱,几年后甚至消失,枝叶密集,内膛枝迅速枯死,结果部位外移,产量下降。 这是树体多采用开心形的生物学基础。 果早桃萌芽率高,成枝力强,新梢一年可抽生 24 次副梢,年生长量大,树冠形成快。 这是早果丰产的基础。 量大
2、要快、要轻,不能损伤芽苞处的木心,再在接穗上用同样的方法环割一大小完全一致的芽苞,切忌损坏芽苞。 这时,把接穗上剥下的芽苞轻轻按原方向对齐贴在砧木上,使接口部们位绝对吻合,立即用塑料带包扎牢。 同时,将砧木上所有不部位的芽苞抹去。 五、接后管理嫁接后对砧木上所萌生的芽及时抹掉,以促使营养集中,接芽旺长,一般每 710 天检查一次。 待嫁接新枝条长到 20 厘米以后,在砧木上绑一木棍或竹竿
2、斤,氮、磷、钾的比例为 10:34:13翻 10?15 厘米。 也可沟施,在两行桃树中间(一半行距 1?)开沟,深 10?15 厘米、宽 20 厘米,深施后埋严踩实。 浇水施肥后的第三天,要浇透水,但不宜过大。 然后盖好地膜,以后只需在幼果期、硬核期、成熟期各浇一次水,即可满足桃树对水分的需要。 覆地膜盖地膜在浇水后的第 3 天,即桃树休眠前的第三天,覆盖幅宽与桃树行距相等的黑色地膜
2、小树宜少,大树宜多;强树宜少,弱树宜多;着果少的宜少,着果多的宜多;早熟品种宜前重于后,晚熟品种宜后重于前;土壤肥力好的宜少施,肥力差的宜多施。 1、基肥在 10施入,宜早不宜迟。 桃树基肥应占全年总施肥量的 60以上,早熟桃品种为 70晚熟桃品种为 60以厩肥、人粪尿、禽畜下脚料、河泥杂草等有机肥为主,每株 100 千克左右,也可用饼肥每株 2克。 先开放射状或环状沟,深约 15米
2、平认为:桃树营养的特点是,对磷钾的需求和吸收量均高于苹果和梨树,因此在桃树施肥上,除了保证氮素供应足够以外,更要注意磷钾肥的施用,而本案例恰恰忽视了这一点,在桃树生长旺盛期的追肥中只注意大量追氮肥是不行的,尤其盛果期既要控氮又要注意追施钾肥。 本案例采用偏施氮的方法与桃树的营养规律不符,因而效果不理想。 如果偏施氮的做法继续下去,今后还会引起病虫害加重,鲜桃耐贮藏性状更差的后果。 为此
2、。 结合修剪,剪除病枝,清除落叶,集中烧毁。 现在农药市场来看,农用链霉素或青霉素质量参差不齐,甚至有的产品没有含量,用了这样的产品,防治的效果很差或没有防治效果,所以,要选择质量可靠的产品来防治。 理选药用药。 桃树穿孔病分为细菌性穿孔病和真菌性穿孔病。 细菌性穿孔病发病初期,叶片背面呈水渍状,多角形;叶片正面病斑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进一步发展叶片病斑脱落,形成穿孔,严重时穿孔连片
2、生活史及习性在北方年生 5,其中辽宁 5,山西 6,河南 12。 均以受精雌螨在树林各种缝隙内及干基附近土缝时群集越冬。 翌春日平均气温达 9果树芽膨大露绿时出蛰为害芽,展叶后到叶背为害,此时为出蛰盛期,整个出蛰期达 40 余天,取食 7后开始产卵,盛花期为产卵盛期。 卵期8,落花后 7卵基本孵化完毕,同时出现第 1 代成螨,第 2 代卵在落花后 30 余天达孵化盛期,此后各虫态同进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