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
2、足,造成毛细根因修剪过重而死亡,根系不能很好地吸收养分,致使地上部养分供应不足。 机肥少长期大量施用化肥,造成土壤板结,理化性状差,土壤瘠薄,结构不良,有机含量低,土壤活性菌减少,影响土壤养分的分解和释放。 土壤黏重、通透性差,影响根系的生长。 株患有根癌病、紫纹羽病、根朽病等,影响植株根系生长,妨碍根系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造成树势衰弱,严重时植株枯死。 二、植:栽植密度为 1 米3 米1
2、,施肥方法以环状沟施为主,分 4 次追肥,即花前追施速效氮,花后 1 周内追施速效氮磷钾,果实硬核期追施速效磷钾,果实采收后追施磷钾。 另外进行 24 次叶面追肥,素液为主,后期以 酸二氢钾液为主。 四、加强无花粉桃品种的授粉工作对无花粉的品种如雨花 3 号、雨花 2 号、新白花、早凤王等,除种植时按 134 的比例配置授粉树外,在盛花期开展人工授粉工作,以提高坐果率。 五、合理疏花疏果
2、时转移到其它作物上危害,冬前再迁回到桃树上产卵越冬。 以下为具体防治方法。 药剂防治:关键时期是冬卵孵化期,即桃树花芽萌动期和桃落叶后被害叶未卷叶以前。 花后至初夏,根据当年虫情再用药 12 次。 在秋后迁回桃树的虫量多时,也可适当用药一次。 常用药剂有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3000 倍液,或 10%氯氰菊酯乳油 2000 倍液,或 80%敌敌畏油 1500 倍液,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
2、丁乳油 700800 倍液 510 毫升,摘掉喷雾器的喷头,将药液直接喷灌于有新鲜虫粪的排粪孔内,毒杀成虫和幼虫。 桃蚜以刺吸汁液为害,被害叶向背面横卷,呈不规则的凹凸螺旋状。 嫩梢被害,枝细弱,节间短,最后干枯脱落。 在夏秋季节,若抓住桃蚜由农作物重新返回桃树交尾的有利时机,喷药防治,能大大减轻翌年桃蚜的为害程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使用药剂有:50%内吸磷 2000 倍液、氰菊酯
2、修剪中主枝剪留过轻,导致主枝较长,尖削度变小,大量挂果后主枝开张、下垂,达不到立体结果的目的对策:一是在整形期间,主枝延长头要在充实的饱满芽处短截;二是对于主枝已开张、角度变大的成龄树,要进行吊枝、撑枝,以保持挺直、健壮的树形。 二、成卡脖,使主枝头变细衰弱。 对策:主枝上的侧枝配备要求侧枝间距 6080 厘米,每个主枝上的第一侧枝应顺向排列。 同时掌握第一侧枝距主干 6080 厘米
2、(2)臭蝽象、介壳虫、梨网蝽用敌敌畏,浓度不低于 18002000 倍,过浓会引起药害伤叶片;(3)红蜘蛛,危害时期一般在 7 月以后高温季节,防治用药以克螨特 20002500 倍为好,喷药时期请各果农灵活掌握。 总体来说,套袋前以防治桃蛀螟、臭蝽象、介壳虫,套袋后到果子成熟前以防治刺蛾、红蜘蛛、梨网蝽。 二、及时抓好夏季整枝,控制徒长,促进枝叶平衡生长夏季是桃树生长和果子挂树时期
2、易被腐生菌侵染,使皮层和木质部变褐腐烂,致树势衰弱,叶片变黄、变小,严重时枝干或全株枯死。 果实发病,由果核内分泌黄色胶质。 溢出果面,病部硬化,严重时龟裂,不能生长发育,无食用价值。 二、病因关于桃树发生流胶的原因,根据国内外的研究,下列原因均可促使桃树发生流胶:1、由于寄生性真菌及细菌的危害。 如干腐病、腐烂病、炭疽病、疮痂病、细菌性穿孔病和真菌性穿孔病等,这些病害或寄生枝干,或危及叶片
2、%百菌清,或 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 8001000 倍液,连喷 23 次。 对生理原因引起的流胶病,主要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防日灼,防止出现伤口。 桃炭疽病用药重点防护幼果,可喷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或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1000 倍液,或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 桃褐腐病在采果期前 30 天喷药防治,药剂可用 50%扑海因或
2、回缩,留下基部 23 个预备枝,促其生长。 摘心。 对一些贪青徒长的晚秋梢摘心或采取其它控长的措施,以促进枝条老熟。 防旱排涝试验证明,当土壤持水量在 2040%时桃树能正常生长,当持水量降低到 15%以下时枝叶会出现萎蔫等不良现象。 桃虽然属耐旱树种,但为夺取高产、优质、稳产,必须在各生育期及时保证水分供给。 尤其在干旱少雨的北方,若秋季持续干旱应设法补水,对晚熟品种尤为重要。
2、。 3 月上旬定植前,按规划的株距挖长、宽、深均为 40 厘米的坑,坑内施复合肥 150 克,与土充分拌匀后栽植桃树苗。 桃树苗栽植前用清水浸泡 12 小时,使树苗吸足水分,以利于发芽整齐,提高成活率。 栽后浇水覆土。 3、整形修剪:定植后在距地面 50 厘米处短截定干,剪口下带 1芽。 5 月中旬去除苗木接口下萌蘖。 6 月上旬除去顶端枝条,保留东西面的两个主枝,其余枝条长 20